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和记娱乐怎么样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和记娱乐怎么样 工作要闻 航天科工:抗疫生产两不误,咬定目标不放松!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40319/content.html 2022-5-26 15:58:17 航天科工:抗疫生产两不误,咬定目标不放松!

中国航天科工 2022-05-25 17:46 发表于北京

面对国内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坚守在试验、生产、经营、保障各条战线的中国航天科工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开拓奋斗,以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斗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科研生产经营任务攻坚战,又一波任务目标取得新突破新进展!

航天系统公司

航天系统公司所属航天测控公司中标的某航空公司“飞机健康管理项目”顺利进入系统设计阶段,标志着航空器健康管理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由制造向运营使用单位推广取得重要进展,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基于预测性维修技术的飞机健康管理平台通过对飞机状态的实时监控和健康分析,及时发现隐形故障和运行不正常事件,合理安排并指导航线维修工作,有效提升了机队安全运行品质和维修效率,并为维修控制、工程管理、航线维护部门带来了极大便利,帮助减少航班延误次数和缩短延误时间,提高飞机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满足了航空客户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需要。

航天系统公司所属航天大为公司承建无锡市城运中心现代化服务管理中心技术用房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通过竣工验收。无锡市城运中心致力于实现“城市大脑”的高效运转,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助力“以快制快”的城市数字防疫。

二院

二院23所和中天鹏宇公司联手成功中标韩国3套边界层风廓线雷达。这是继2019年中标1套风廓线雷达后,再次为韩国气象局提供产品服务。这也是国际化经营团队积极跟进重点市场项目取得的又一成果。

此次中标的3套风廓线雷达和2019年中标的1套风廓线雷达,均由23所航天新气象公司研制。这4套雷达将作为韩国气象局风廓线观测网的重要组成部分,24小时实时提供大气风场观测信息,帮助改善数值天气预报和灾害天气预警能力。

作为23所新气象公司主打气象产品,多年来共有百余套风廓线雷达成功服务于国内机场、气象局等用户。不久前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该款雷达与公司其他气象产品共同为赛事提供了高精度的数据服务。因优异的性价比和产品质量,该款雷达在国际市场颇受关注,除韩国外,还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

中天鹏宇公司组织成立项目投标团队,进行了标书解读,参加了线上标前会,与23所确定了合作投标意向,在当地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合作伙伴的协作下完成了场地勘察,同时与23所共同完善技术方案细节,完成了技术标书翻译、投标价格核算、投标资料整理等工作。项目团队凭借较强的综合实力顺利中标。

三院

三院31所三发公司在已经掌握的深紫外线杀菌技术、专有热交换技术的基础上自主研发“深紫外物流消毒机”。该设备利用深紫外消杀技术,内置大功率深紫外光源,对传送带上的物流包裹上下、前后、左右各个表面进行高剂量紫外光照射,可有效杀灭包裹表面携带的新冠病毒等各种细菌病毒,为邮政快递、冷链物流业常态化防疫提供安全、高效、环保的高科技消毒杀菌方案。目前该产品已在北京丽泽物流园区投入试用半个多月,得到用户的认可和好评,对保证疫情期间首都快递物流安全、阻断疫情传播链条发挥了重要作用。

搭载三院8357所pis产品的福州地铁5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这是继地铁2号线之后,8357所pis产品在福州地铁上的又一次成功运用。

福州地铁5号线搭载的8357所pis产品不仅为地铁运营提供稳定可靠的车载广播和实时监控等服务,更在信息显示方面进行了重点优化升级,第一次使用43英寸光罩型lcd动态电子地图,增加了卫生间、无障碍升降梯、出口方向等具体方位标识,方便乘客随时查询相关信息,提升了乘客乘坐舒适度。

三院239厂作为ct安全检查设备供应商协同工研院中标“援某国电子办公设备和机场安检设备项目”,订单金额创新高。此次成功不仅是239厂ct安全检查设备成功研发以来的首次批量订单,也是239厂首次参与并中标的援外项目,标志着239厂在“拓展产业发展方向、打造核心竞争优势”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239厂安检装备团队在辐射成像技术领域不断积累研究经验,钻研突破高精尖技术,产出设备广泛应用于海关口岸、工业制造、防卫安全等领域,相关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通过与工研院的密切协同,团队克服疫情影响等种种不利因素,取得的海外市场开拓的关键性里程碑。

三院310所(集团公司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依托长期以来积累的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积极投标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策划服务项目》并中标。本项目以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和可视化展示为主要内容,系统全面梳理、研究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和发展成就,围绕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发展制定生态体系建设架构,并以展览展示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突出成就和发展趋势为核心开展了可视化设计和施工。本项目为集团公司提升在国防工业科技成果转化事业中的地位奠定了坚实基础,有利于集团公司及各单位进一步深化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三院华创天元公司某规格低压力直管产品开发工作实现预期目标,并得到连续生产验证。经过24小时连续生产,共获得30根、总长360米的合格直管产品。经工艺技术人员检测,该批次产品全部满足标准要求。相比原产品,该低压力直管壁厚减小2.7mm,周长降低17mm,综合成本节约20%以上。

在此基础上,公司其它规格低压力直管的开发工作也将有序推进。低压力直管产品开发工作,将进一步丰富完善公司产品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力助推公司战略转型、高质量发展。

航天三江

航天三江万峰公司中标一装备控制维护分系统项目,合同金额920万元。这是今年该公司第三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中标新订单。

受疫情影响,万峰公司在严格落实防疫规定基础上,拿出“战时”举措,积极稳妥调整生产模式、调度生产节奏、优化人员配置,打破班组行政界限,根据任务要求组建突击队、临时生产线,上下一心保节点、保质量、保安全。

市场开发人员及时捕捉客户需求信息,克服疫情带来的不便,为客户提供远程服务,并就近协调物资做好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售后服务,受到客户好评。

航天三江江北公司与客户签订管式机、外绕机销售合同,合同金额696万元。

该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工艺攻关,实现了管式机收线双电机自动切换、捻距参数自动调节,设备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满足了大线径线缆的生产需求及客户的特殊工艺要求。外绕机在转速上突破原有最高转速,达到8000转/分以上,增加了张力控制和转矩控制器,放线稳定性显著提升。

管式机及外绕机的成功研制及批量配套,进一步延伸公司金属线材深加工装备产品型谱,实现钢帘线、钢丝绳、电线电缆行业所需主要机电装备产品的覆盖,大大提升公司在金属线材装备领域的竞争力及行业地位。

航天三江火箭公司液体发动机研发团队正在加紧推进液氧甲烷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工作。

今年4月,该公司自主研发的“鸣凤”一号液氧甲烷发动机顺利通过长程热试车考核。本台发动机已累计开展13次短程、长程热试车。在本次长程热试车考核中,试车时长覆盖了发动机单次应用工作时长两倍,有效考核了发动机寿命和可靠性,发动机设计方案得到了充分验证,也为开展发动机可重复使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航天建设

航天建设航天设计院中标河南民权县气凝胶生产线建设项目,中标金额9924万元。该项目是在气凝胶产业化方向上的重大跨越,是进一步拓展市场、寻求突破,打造新效益增长极的一次探索。该气凝胶生产线是业内首个智能化产线的实际落地实施,应用智能生产管理软件、自动化机械手等自动控制媒介,实现从原料入库、配料、复合、改性、超临界、包装、成品入库全智能流水生产,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使节能保温材料气凝胶第一次进入“智慧”生产阶段。

航天建设陕西航建申报的“通风空调工程低碳节能输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中国安装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兴企”总体战略,践行绿色建造、绿色建筑,追求卓越、奉献社会的使命体现。该成果是陕西航建以建筑工程节能减排为切入点,以建筑耗能较高的通风空调工程输配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低碳节能输配系统进行的科研攻关。形成了5项创新技术、5项省级工法、2篇科技论文、4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等科研成果。成功在年产500mw高效单晶perc光伏电池、3gw高效单晶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工程等一批创优项目上投入应用,促进了工程建筑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

航天建设陕西航建中标十堰武当山机场新建国际航站楼及站坪工程国际航站楼主体工程总承包epc工程,中标金额1.43亿元。该项目是陕西航建中标的首个航站楼工程,是第2次与十堰武当山机场合作,体现了他们对中国航建品牌形象和企业综合实力的高度认可。该国际航站楼为十堰市政府重点工程,建成后将完善市立体交通网络,健全城市功能,放大城市格局,提升城市品质,对十堰市对外开放、投资发展有重大作用。

航天建设湖南航建以萍实大厦项目为依托,大力开展bim技术应用工作。通过该技术在三维正向场布、大跨度空心楼盖施工优化、制冷机房及机电管综深化设计等方面的应用,解决了项目施工难点和痛点,为降本增效和品质履约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通过正向三维场地布置,直接在三维软件中还原场布方案并调整,高清图片与视频为决策项目临建定案与采购提供支撑;通过对给排水、排烟风管等管道进行管线综合排布,采用模块化“正向设计”对机房进行二次设计,消除各专业碰撞点1000余处,直接经济效益50余万元;通过模型结合图纸进行可视化三维交底,借用移动端对施工过程质量安全问题进行追踪,促进现场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

航天江南

航天江南所属航天控制、群建精密2家单位入围工信部第三批第一年建议支持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

航天江南所属梅岭电源获1项欧洲发明专利授权,标志着公司在碳材料领域的创新成果获得国际认可。

航天江南所属航天电器广东华旃冲压模具突破行业新技术——对高速端子类系列超薄如头发丝厚材料0.06mm的端子冲速实现了600次/分钟。目前现状及行业获知到此料厚单料带冲速在200次/分钟左右,经过技术团队成员的多次反复验证,最终可实现稳定生产,挑战成功。

航天江南所属航天测试与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就“计量管理系统暨压力仪表数字化检测项目”正式签署技术服务合同,标志着航天测试数字化产品第一单正式落地。

湖南航天

湖南航天7801所积极作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大力拓展光纤惯组横向市场,成功与商业航天头部企业签订光纤惯组销售合同,项目组缩短项目进度,提前完成首批产品交付,并圆满完成三次火箭试飞任务,得到客户高度评价,标志着所内光纤惯组第一次成功应用火箭试验平台,打响新领域第一炮;五月末在第一个销售订单产品未完全交付的情况下,客户立即追加一批光纤惯组采购。为7801所深耕商业航天领域奠定基础,为2022年民用产品收入目标的实现提供动力。

航天信息

航天信息助力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实现增值税发票(专票)系统升级改造。承建的中国移动增值税发票系统扩容改造项目正式全面上线,发票系统与移动业务系统全集成,覆盖了中国移动线下线上全业务场景,实现了纸质发票与电子发票的全票种开具;承建的中国联通增值税专票系统升级项目,在北京、重庆、山东、辽宁、湖南等多省市推广上线,新上线系统全集中、强管控整体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降本增效优势明显,具备轻量化开票操作体验和更高的安全可靠性,实现全量发票的全集成、全自动、7*24小时不间断开票。同时,依托在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领域的核心能力,航天信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联合建设机构目录。

航天信息智税分公司积极开展开票软件融合版研发,通过聚合核心产品能力,目前已实现对接电子发票平台蓝字发票开具功能。

航天信息所属华迪公司入围中国烟草总公司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工控机采购项目,工控机设备是全国烟草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基础设施,将作为平台设备的运行环境和平台应用的硬件载体,项目范围涉及全国丝束生产企业、滤棒生产企业、卷烟工厂、商业物流中心。

航天信息航天金卡(航天金盾)山东治安防控项目大数据开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基于数据中台可快速进行大数据开发的可行方案及开发流程,为项目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航天工研院

航天工研院所属航天亮丽获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次名单是从工信部已公布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筛选出的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本次获评,是航天亮丽继2019年全国智慧企业建设创新实践案例、2020年第四届全国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后,再一次在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获得国家级荣誉。

航天云网

中国商飞公司即将交付首家用户的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航天云网中之杰公司作为c919大飞机全机疲劳试验设备优秀供应商,凭借精湛的技术能力、过硬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态度,积极参与并高标准完成《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c919全机疲劳试验作动筒采购项目》,助力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航天云网云路公司签约青岛哈尔滨工程大学创新发展中心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某档案系统项目。该项目通过提供有力的信息服务支撑,实现相关业务部门信息及时动态管理,助力档案管理由电子化向信息化、智能化转变。

河南航天

河南航天所属695厂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微小型二维液压元件的关键技术研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通过了工信部中期评估审查。该项目团队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协同开展微小型液压元件的设计理论、制造工艺、测试方法、应用验证等关键技术研究,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中期研究任务与里程碑节点,研制的4种工程样机全部满足或优于任务书要求,其中阀的快速响应能力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充分展现了二维泵阀技术的原始创新与核心竞争优势,将进一步提高河南航天在液压气动技术领域的影响力。

河南航天所属695厂研制生产的gvu箱成功配套应用于中国内河首艘绿色智能船舶,国家工信部“内河绿色智能船舶创新专项”示范船舶“长航货运001”轮上,为助力国家新一代万吨级绿色智能船建设贡献力量。gvu箱是应用于lng动力供气系统中的关键“燃气阀组单元”,是为内河船用混合动力系统提供洁净、稳定的天然气气源,确保燃气安全可靠输送到用气设备。河南航天所属695厂自2015年立项研制gvu箱,经过7年的不断研发和改进,现已形成了适用于500-9500吨位船舶等级的主副控制箱系列组合单元,在新兴的船舶lng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
坚持自立自强,航天科技成果丰硕(谱写新篇章)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40234/content.html 2022-5-24 8:43:3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刷新纪录,进入创新发展“快车道”。“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重大工程成就举世瞩目。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航天发射能力显著提升,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突破,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

今年4月24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国家航天局公布了嫦娥七号和小行星探测科普试验载荷创意设计征集的获奖名单。“中长期月面微型生态循环系统实验”“月球永久阴影区‘人造冰花’观测仪”“探秘小行星上的漩涡规律”……来自全国各地青少年的创意设计承载着航天梦想,飞向更深更远的广袤宇宙。

梦想的种子植根于实践的沃土。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自立自强取得众多创新成果,脚步越走越远、成果越来越丰硕、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国家高科技创新标志。2016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设立的中国航天日,不仅是航天人的节日,也成为激发社会各界特别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广泛参与的重要平台。

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再到“羲和”逐日,我国太空探索范围更深更广,深空探测能力持续增强。

探月工程三步走完美收官,开启人类月球探测新篇章。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59分,怀揣1731克月壤的嫦娥五号稳稳降落。这是人类时隔40多年后再次完成从月球采样返回的壮举,创造了5项“中国首次”,也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顺利完成。“月球探测是国际宇航界深空探测领域的第一站,也是中国航天界深空探测领域的首选站。”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栾恩杰院士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探月工程不断创新突破。嫦娥二号成功实施图塔蒂斯小行星飞越探测;嫦娥三号首次实现中国航天器在地外天体软着陆,玉兔号月球车完成月球表面巡视探测;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传回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嫦娥五号采样返回,为后续月球与行星探测奠定了坚实基础。

火星探测迈出了我国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正式启航。2021年5月15日,经历了4亿多公里的飞行,天问一号在火星乌托邦平原成功着陆,留下中国印记。截至今年5月1日,祝融号火星车累计行驶1921米,在火星表面工作342个火星日。以火星探索为起点,我国在深空探索领域已确定了下一个方向,木星、土星等更遥远的行星,都等待着我们探索。

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实现太阳空间探测零的突破。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太阳探测科学技术实验卫星“羲和号”,正式迈入空间探日时代。“羲和”探日实现破冰之旅,“夸父”计划将研制、发射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对太阳进行科学观测。对于太阳探测计划的后续发展,中国航天也设计了分步实施的“三步走”计划,为太阳探测贡献中国方案。

载人航天迈入新阶段,中国人有了自己的空间站

这是一个载入中国航天发展历史的重要时刻。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坐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载人航天事业不断发展,执行一系列重大飞行任务,一次次刷新“中国高度”。

航天关键技术持续获得重大突破。2013年6月26日,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圆满完成我国载人航天首次应用性飞行,一堂40分钟的科学课,在千万青少年心底播下科学与梦想的种子;2016年11月18日,景海鹏、陈冬在太空完成33天中期驻留,为后续的中国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2017年4月20日,我国第一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发射升空,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首次“太空加油”,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这一关键技术的国家。

“常驻”太空的梦想一步步实现。2021年4月29日11时23分,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我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21年6月17日18时48分,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完成长达半年之久的太空飞行任务……

从火箭和飞船的总装车间,到发射场、卫星测控站点,航天人以奋斗者的精神、攀登者的姿态,向着建成空间站目标迈步前进。烈日灼灼,海浪滔滔,西沙卫星观测站紧锣密鼓地为航天观测任务做准备;文昌发射场通信站,航天护线分队穿树林、爬陡坡、钻涵洞,全面排查长达几百公里的通信线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机械臂产品副总师胡成威和团队深耕技术、专注钻研,使我国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大型空间机械臂核心技术的国家……

“永远做新时代中国航天事业的奋斗者、攀登者!”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的豪迈话语,代表着全体航天人的心声。

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又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是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重要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表示,载人航天工程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投入较少、发展较快、成果较多、可持续的、富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将会从近地空间走向地月空间,进而迈向深空。

自立自强勇攀高峰,航天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航天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大火箭、北斗导航、高分卫星等重大成果竞相涌现,航天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展示着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心和勇气。

运载火箭升级换代,进入空间能力显著增强。研制成功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标志着我国运载火箭实现升级换代,运载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发射能力显著提升,仅用了33个月就实现第四个100次发射周期,打破中国航天纪录;长征十一号成功实施我国首次运载火箭海上发射,长征八号首飞成功,长征七号甲成功发射,新一代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型谱进一步完善;发动机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突破,为后续运载能力再次跨越发展奠定基础。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表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在发射成功率、入轨精度等方面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航天科技惠及民生,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500颗,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卫星遥感在多领域广泛运用。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如今在全球任何一个地方,都能够获得北斗系统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高分家族”形成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观测的天基对地观测能力;通信卫星累计为国内1.4亿户家庭提供直播卫星电视服务,风云卫星提供天气预报精准服务;超过2000项航天技术成果实现移植深耕,推动了智慧城市、太空育种等新业态发展。

空间科学不断突破,探索未知中彰显中国智慧。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航天围绕宇宙起源和演化、太阳系与人类的关系等科学主题,论证实施空间科学计划,开展空间科学探索和实验研究,深化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为前沿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手段。借助“慧眼”,科学家观测到黑洞爆发的全过程;通过“悟空”,发现了宇宙射线能谱精细结构;“张衡一号”构建了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嫦娥五号”证明了月球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广大航天青年,“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勇于创新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发出青春的夺目光彩,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一代代航天人将赓续传承、接力奋斗,在浩瀚太空留下越来越多的中国身影。这也激励着更多航天人锐意进取,托举起中华民族的航天强国梦想,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蓬勃力量。

向着星辰大海,进发!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3日 06 版)

]]>
中国海洋卫星20年:万里海疆首迎“天眼” 组网观测探“蓝海”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31020/content.html 2022-5-20 13:49:45

海洋一号卫星拍摄的渤海海冰遥感影像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供图

中新网北京5月15日电 (马帅莎 张国航 毛凌野)大力发展、广泛应用海洋卫星,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从2002年5月15日中国首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卫星发射至今,已经过去20年。

万里海疆迎“天眼”

使用卫星对海洋进行遥感观测、获取各类数据、开拓应用空间,具有独特优势。自1978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开始,日本、加拿大、俄罗斯等国家,都相继发射了海洋卫星。中国有着绵延几万里的海疆,急切呼唤一个能从太空遥视海洋的“科学管家”。

2002年5月15日,海洋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实现中国海洋卫星“零”的突破;5月29日,卫星接通地面,传来第一轨遥感图像数据,图像清晰,海洋特征明显。中国广袤的“蓝色国土”从此有了“天眼”。

海洋二号c星模拟图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供图

海洋卫星家族“添丁”

2007年4月11日,中国第二颗海洋水色卫星——海洋一号b星成功发射,其实际在轨寿命达到9年10个月,也因此成为中国小卫星领域有名的“寿星”。

2011年8月16日,中国迎来首颗海洋动力环境探测卫星——海洋二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它与在轨运行的海洋一号卫星相互配合,进一步完善了中国海洋立体监测体系。

2018年9月7日,海洋一号c星升空,拉开了中国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海洋业务卫星的序幕。2020年6月11日,海洋一号d星发射升空,与海洋一号c星组成中国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实现双星上、下午组网观测,大幅提高对海洋水色、海岸带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效观测能力。

中国海洋卫星进入组网观测时代

海洋二号b星、c星、d星先后于2018年、2020年、2021年成功发射,并在轨组网建成中国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三星组网运行后,仅需6小时,全球海洋监测覆盖能力达80%以上,海洋监测的效率和精度大幅提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高效服务于中国海洋防灾减灾、海上交通、发展海洋经济等工作。

除海洋一号、海洋二号系列卫星外,中国还发射了高分三号系列卫星,中国海洋卫星已进入组网观测时代,形成对全球海域连续高频次观测覆盖能力。

中法海洋卫星研制现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供图

中法海洋卫星强化国际合作

中法海洋卫星是中法两国合作研制的首颗卫星。2018年10月29日,该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中法海洋卫星是中国航天历史上第一次同先进宇航国家开展系统级、全流程的合作。卫星平台由中方提供,两台有效载荷由中法两国共同承担。其中,中方负责研制海风观测载荷,法方负责研制海浪观测载荷,借助两台先进载荷,卫星首次实现全球风浪同步观测。此外,卫星的运载发射和测控工作由中方承担,中法双方均建有数据接收地面站。(完)

]]>
国防科工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31019/content.html 2022-5-23 9:8:24 5月20日,国防科工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的回信、关于航天的重要批示精神、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的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动建设航天强国和做好青年工作,研究部署国防科工局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艳华传达重要批示、重要讲话精神并发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占斌、董保同、李立功,总工程师潘爱华分别谈学习体会。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关心青年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和系列讲话精神,既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建设航天强国的深切勉励,也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培养的高度重视。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航天发展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切体悟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视关怀,凝神聚力做好当前重大任务组织实施,高站位高视野谋划好航天领域未来发展,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青年工作,不断开创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建设新局面,以昂扬姿态、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要把航天的伟大精神赓续传承下来。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一项又一项的攻坚克难过程中,逐渐凝聚形成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一批伟大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极大增强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要把航天的奋斗激情持续燃烧起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新阶段,既要保持头脑清醒,又要让奋发的激情持续燃烧,用永不磨灭的斗志不断激励我们踔厉奋发,在真刀真枪的实干中成就一番事业,再创航天辉煌。要把航天的发展蓝图创新描绘出来。锚定建设航天强国总目标,以创新引领、协同高效、和平发展、合作共享为原则,描绘出我国未来航天发展蓝图,推动我国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要让国防科技工业事业青蓝相继、薪火相传。培养、引导、团结、凝聚广大青年为国防科技工业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组织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特色活动,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题,引导青年自觉担当强军报国使命,勇于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做到“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

国防科工局一司、机关党委、探月中心、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并交流发言。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调整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31017/content.html 2022-5-23 8:43:57 2022年5月20日下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召开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大会。中共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宣布了中央关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调整的决定:刘石泉同志任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免去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职务;免去焦开河同志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职务。相关职务任免按有关法律和章程的规定办理。]]> 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交付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31016/content.html 2022-5-23 8:39:1 5月20日,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青岛北海造船有限公司为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交船命名仪式在青岛举行。

中国船舶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凡培通过视频出席仪式。他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船舶集团作为我国船舶工业的骨干力量和海洋装备发展的引领力量,一直将推动我国高端海洋渔业装备建设和助力我国深远海养殖产业发展作为重要使命和责任。2019年,中国船舶集团向中央提出开展深远海养殖示范工程等建议,得到了中央领导批示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本次交付的养殖工船项目,是中国船舶集团落实国家深远海养殖示范工程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具体实践。“国信1号”是全球首艘10万吨级养殖工船,集深海养殖先进经验、现代化环保养殖理念和海洋工程装备尖端技术于一身,跨领域集成创新,实现了全球深远海渔业大型智能养殖装备的重大突破,创造了养殖渔船单船吨位最大、单船养殖规模最大、单舱水体量最高等多项国内外纪录,开创了智慧养殖新模式,其前瞻性、引领性、创新性向世界提供了深远海养殖的“中国方案”。

雷凡培强调,中国船舶集团将以“国信1号”交付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方合作,携手共进,互利共赢,加快推动我国深远海养殖装备向大型、智能、绿色方向发展,共同建立深远海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设计、建造、运营标准,引领全球高端渔业养殖装备发展,让“中国方案”领跑世界。

据介绍,“国信1号”投资约4.5亿元,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设15个养殖舱,养殖水体近9万立方米,以“船载舱养”模式开展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黄条鰤等名优养殖鱼种养殖,设计年产高品质鱼类3700吨。大型养殖工船颠覆了传统渔业养殖模式,以我国自主研发的船舶适渔性设计为基础,集合养殖水体交换、智能投饲、水质调控、减振降噪和智能集控等系统,将水产养殖由陆地、近岸拓展到深远海,构建养殖环境因子可控的高效绿色、低碳环保的工业化养殖模式。

“国信1号”于2020年12月在青岛北海造船启动建造,2022年1月出坞下水。由于构造复杂、设备新颖、建造难度大,青岛北海造船调配优质资源组建专业化项目管理团队,优化工艺工法、集智攻坚克难,成功攻克了特殊分段建造、舱室特涂施工、养殖设备调试、振动噪声控制等关键技术和施工难点;中国船舶集团七一一所则与设计方在系统设计、养殖工艺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了该船动、静、稳的完美结合。

4月30日至5月5日,该船在黄海海域顺利完成海试,48项(套)船舶和养殖装备试验结果均达到或优于预定指标,参与试航的中国船级社、中国水科院渔机所等各方专家评价超出预期。项目累计形成系列技术成果60余项,申请专利保护40余项,其中国际专利1项,获得授权10余项。

下一步,青岛北海造船将与国信集团将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联手推动智慧渔业养殖产业链、现代海洋装备制造产业链、现代海洋服务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拉动船舶设计研发与制造、船舶配套产业、智慧渔业装备、海洋物联网、船载信息感知与通信设备等高速发展,形成新的海洋产业集群,助力青岛成为全球大型养殖工船产业龙头与创新策源地、装备制造中心、苗种繁育与物流贸易中心、精深加工示范区。

]]>
“一箭三星”!长二丙/远征一号s成功发射低轨通信试验卫星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31015/content.html 2022-5-20 8:29:32 5月20日18时30分,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以“一箭三星”的方式,将3颗低轨通信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起飞(汪江波 摄)

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s上面级升空(汪江波 摄)

本次发射的低轨通信试验卫星主要用于在轨开展通信技术试验验证,其中一颗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研制。

合罩(一院19所 邓烨晨 摄)

长二丙火箭是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的常温液体运载火箭,主要执行太阳同步轨道和其他低轨卫星发射任务,具备一箭一星、一箭多星发射能力。

火箭吊装(一院19所 邓烨晨 摄)

本次任务是远征一号s上面级的第4次发射,此前3次发射分别在2018年10月9日、2021年8月24日和2021年11月3日。

整装待发(一院19所 邓烨晨 摄)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21次发射。(任长胜)

]]>
航天点亮梦想 助力教育帮扶——国防科工局组织开展“宁强县钱学森书屋试运行暨2022年‘中国航天日’活动(宁强站)”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27681/content.html 2022-4-24 16:22:31 4月23日,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即将到来之际,国防科工局会同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办,宁强县委、县政府共同组织开展了“宁强县钱学森书屋试运行暨2022年‘中国航天日’活动(宁强站)”,县教体局、县科协,县实验小学承办。相关领导同志出席本次活动,实验小学四年级30名学生代表和部分教师参加。


活动由实验小学校长唐桂萍主持。国防科工局挂职副县长致辞,并介绍“中国航天日”设立背景,以及宁强县钱学森书屋建设历程。陕西省委军民融合办挂职副县长为钱学森书屋赠送“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模型,同时做了详细讲解。县教体局有关领导作动员讲话,鼓励孩子们心怀梦想,学习航天人伟大的报国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志气。


全体人员一起观看了国防科工局宣传片《新时代的中国军工》、国家航天局宣传片、2022年中国航天日宣传片,并收看了由中国航天基金会主办的“航天点亮梦想”科普课堂线上直播课《中国空间站的奥秘》,全国航天科普首席科普传播专家田如森为孩子们讲述了中国航天发展历程、中国空间站建设情况等。实验小学还组织在家学生积极收看直播课程,参与线上互动。通过观课活动,孩子们对航天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科学种子、航天梦想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当日,恰逢世界读书日和中国海军节。县人民武装部有关领导同志作了“海军节遇上读书日”主题报告,结合部队工作经历感受,讲述了中国海军发展历程和伟大成就,并向县钱学森书屋赠送“中国海军某型导弹驱逐舰”模型,鼓励同学们努力学习、心系国防,为实现强国强军梦作出更大贡献。


本次活动既是2022年“中国航天日”系列活动之一,也是科工局在教育帮扶上的有益探索。整场安排环节紧凑、内容丰富,活动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通过讲授科普课程、介绍装备模型、展演视频图文,孩子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得到激发,对航天精神、军工精神的感悟进一步加深加强。后续,将切实发挥好宁强县“钱学森书屋”平台作用,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在全县营造出热爱军工、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将对口帮扶工作做出实效、做出亮点。


后记:宁强县“钱学森书屋”是以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命名,以航天科普、中小学生实践研学为载体的科普教育平台。书屋占地面积236平方米,由中国航天基金会捐资建设,2021年10月开工,2022年4月竣工并投入试运行。本次航天日,中国航天基金会将向宁强县“钱学森书屋”捐赠航天立体丛书《繁星三部曲》,继续支持书屋建设发展。

]]>
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北京中心揭牌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27205/content.html 2022-4-22 9:5:37 2022年4月18日,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北京中心在京举行揭牌仪式。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副局长吴艳华,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副主任张建华,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潘爱华出席活动并为北京中心揭牌。


张克俭强调,北京中心的揭牌成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重要指示精神,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生动实践。成果转化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完善科技创新链条、打通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意义重大。转化中心要发挥好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和能力优势,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有机结合。一是练就慧眼识“珠”的能力。在实践中练就科学的认知力、技术的辨识力,精准把握供给侧和需求方。二是练就整合要素的能力。成果转化涉及人才、项目、资金等各项要素整合,要在实践中形成真正为市场所接受的产品,将科技创新能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秉持信心、决心和耐心。要坚定发展信心,充分认识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作用和丰硕成果。要下定发展决心,发挥长三角区位优势,将转化中心打造成样板,加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成果转化模式。要保持发展耐心,打破思维惯性、改变现有做法、长期坚持实施、实现预期效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吸引优质资源参与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四是建设开放模式,实现科技成果充分转化。以市场需求为牵引,多渠道开展成果转化,提高转化效率。加强对原创性、颠覆性技术策源地的支持力度,发挥科技成果溢出效益,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五是要充分发挥北京中心作用,力争在先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线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从自身建设、成果转化、2022年重大活动、政策建议四个方面汇报了工作情况。作为国防科工局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排头兵”,转化中心于2021年7月在苏州揭牌,承担探索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新模式的重要使命。成立以来,建立了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联络机制和联络员对接机制,已征集、梳理、分析数百余项科技成果。同时,正在建设供给渠道、开放模式、信用体系,探索制定统一的成果评价标准、孵化器入驻评价标准和转化项目评定标准。2022年转化中心力争探索构建先进技术成果转化服务体系,成功转化落地一批科技成果。


北京中心是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专门设立的派出机构,将发挥在京中央国家机关多、科研机构多、可转移转化项目多等区域优势,建设成为先进技术成果的重要来源,为宣传成果转化政策以及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规划提供有力支撑,为开创新时代成果转化工作贡献力量。


国防科工局有关业务司局负责人、局属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理事会有关成员单位领导等参加活动。


]]>
中国航天科工和有研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912/content.html 2022-4-15 15:34:57 4月11日,中国航天科工和有研科技集团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新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新材料供应链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共同推动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和航天事业发展。]]> ag600-1003架机首飞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882/content.html 2022-4-15 7:56:39 记者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一季度,ag600计划中的铁鸟试验、静力试验,首飞安全性试验及1003架机首飞准备工作有序推进,1005架总装进展顺利,1006架已顺利开工;ac313a直升机完成首架机地面开车试验,首飞在即。

航空工业集团新闻发言人周国强在发布会上透露,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1003架机首飞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 此前不久,ag600飞机1003架已完成全机地面共振试验,该项试验是首飞前必需的一项重点试验,同时要通过适航验证,对飞机首飞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ag600飞机1006架机开始总装,标志着ag600项目2022年首战首胜,为ag600项目全面完成2022年“三机总装、三机首飞”的攻坚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ag600最大起飞重量为53.5吨,机体总长36.9米,翼展38.8米,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型式,四台wj-6发动机,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整个飞机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飞机机体结构、动力装置和主要机载系统百分之百由国内配套。

]]>
把绝症变成慢性病!中核集团核技术治疗癌症受国际广泛关注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837/content.html 2022-4-11 11:13:48 提到癌症,会让不少人不寒而栗。那么,癌症有没有可能成为一种慢性病?近年来,中国的一项肿瘤治疗新技术在全球引起广泛关注,而它也成为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的心中的希望。刚刚揭晓的2022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asco)年会评审结果中,由中核集团中国宝原核工业总医院(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领衔开创的四项“布拉格治疗”系列研究成功入选,被誉为闪亮学界的“四小天鹅”。

据悉,asco年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的临床肿瘤学会议,多数重要的研究发现和临床试验成果往往会选择在asco年会上进行首次发布。针对晚期难治性肿瘤治疗的有效新技术——“布拉格治疗”在此次再获殊荣之前,已经在国内临床开启了广泛应用。这项新技术使不少难治肿瘤患者的生命得到显著延长,并且毒副反应轻微,全国多地频现“布拉格奇迹”。

►►►

常规化疗束手无策

病灶如何奇迹般消失

去年10月,家住苏州的53岁刘阿姨夜间突感上腹部疼痛难忍,经一系列急诊检查,竟发现自己患上了“癌中之王”胰腺癌,并伴有多处转移,肿瘤指标ca199已升至1000 u/ml以上。此后,刘阿姨接受了两个疗程的高强度化疗 免疫联合治疗。治疗期间,刘阿姨全身出现皮肤红疹、瘙痒难忍、饮食欠佳、身体消瘦、心情郁郁寡欢,治疗结束后肿瘤指标却没有明显下降。刘阿姨家人担心其身体无法耐受化疗带来的毒性,经多方打听到核工业总医院放射治疗科张力元教授开创的“布拉格治疗”可能控制肿瘤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不必要再经历化疗的痛苦。

入院后,张力元教授团队第一时间对刘阿姨进行了病情评估,刘阿姨病情较晚,常规放化疗已无法根治,也已无法承受得住高强度的放化疗给身体带来的巨大伤害。通过检查,张力元教授发现刘阿姨的一项胰腺癌并不常见的her-2基因表达呈阳性,惊喜之余也为刘阿姨感到庆幸。针对刘阿姨her-2阳性的特点,团队运用抗体偶联药物(维迪西妥单抗)靶向抗肿瘤,联合放疗、抗pd-1抗体免疫治疗和细胞因子治疗(gm-csfil-2)。目前,刘阿姨已顺利完成5周期治疗,位于胰腺和转移的病灶奇迹般地消失了,肿瘤指标较前明显下降基本正常,疼痛显著缓解,胃口明显改善,心情开朗,整体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

重塑免疫

更重塑长期生存预期

布拉格治疗联合应用pd-1抑制剂、放射治疗(radiotherapy)和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挽救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的生命。因该治疗方案中的三要素pd-1 inhibitor, radiotherapy and gm-csf的首字母组合为“prag”,而在放射治疗中“布拉格峰”具有重要意义,故这项治疗被形象地命名为“布拉格治疗”。

什么是“布拉格治疗”?“形象地说,就是把pd-1抑制剂比作汽油,那么精准放疗就好比是点火器,刺激因子就是助燃剂。这三个放在一起就能快速“点燃”肿瘤。”张力元认为,这绝不是三个和尚没水吃的俗套故事,而是三英战吕布的英勇气势。“布拉格治疗的本质是一种肿瘤特异性的免疫治疗,而肿瘤的异质性将会影响疗效的好坏。如能靶向将细胞毒药物送至肿瘤区域产生更广泛的肿瘤抗原暴露,或许将能形成更为有效的肿瘤免疫应答。抗体药物偶联物维迪西妥单抗对全身转移的病灶造成广泛抗原暴露,放疗主要暴露大肿块病灶抗原,进而形成点面结合的治疗策略,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

繁多的治疗方案只是基础,而重新排列组合则是创新思维的力量。放射治疗医生往往惯性认为放疗就是喷火器,只需喷射就可达到目标,而张力元思考的是用放疗这个“点火器”点出“星火燎原”之势,不但起到了四两拔千斤的效果,而且切实减轻了病患的病痛。摒弃了传统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方法,布拉格治疗不以传统化疗为代表的“以毒攻毒”手段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减少了肿瘤患者对化疗的畏惧。

布拉格治疗强调重塑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建立有效的肿瘤免疫应答,以“人瘤和谐”为目的,实现晚期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所以,布拉格治疗中的放疗不是为了局控,而是为了做免疫治疗的“药引子”。电离辐射在布拉格治疗中担当了重要的角色,布拉格治疗的实质是通过电离辐射形成“肿瘤疫苗效应”,pd-1抑制剂及gm-csf作为疫苗佐剂,提升疫苗的免疫应答效能,达到肿瘤的高效控制。

►►►

为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带来福音

回顾布拉格治疗的发展历程,2019年,布拉格治疗成功开启,研究成果当年陆续在中国放射肿瘤治疗医师大会和中华医学会全国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会议进行口头报告;2020年在asco 2020进行了学术交流;2021年布拉格治疗的研究成果在欧洲放射治疗与肿瘤学学会年会(estro 2021)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 2021)年会进行大会口头报告;入选2020年和2021年希思科(csco)基金会肿瘤诊疗“黑科技”;2022年四项布拉格系列研究再次成功入选asco 2022。累累硕果的背后是团队的大胆创新和小心实践。

晚期肿瘤的治疗趋向慢性病管理,但常规放化疗失败的多发转移性肿瘤,是临床肿瘤治疗中的痛点和难点,这些患者往往常规治疗效果差,预期生存期往往不到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至2030年,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高15%,现阶段离目标尚有较大差距。肿瘤的早期筛查和晚期的治疗是提升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的主要工作重点。

布拉格治疗通过不断优化,更新升级,根据不同肿瘤患者特点形成了差异化的治疗方案,“布拉格2.0治疗”(nct04892498)和“布拉格3.0治疗”(nct05115500)已陆续在临床推广。正所谓医者仁心,福及众生, 正是抱着让病患受益这个至高的理念,在张力元的带领下,“布拉格治疗”已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进行过上百场巡讲,及时毫无保留地将布拉格治疗的经验及诀窍与业界同道进行分享,使得全国已有数十家单位成功复制出布拉格奇迹。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医院和江苏省中医院等全国多家医院陆续开展了布拉格系列治疗。

治疗创新是为了更好改善病患的感受,将这点放在首位才是医生和学界最大的欣慰所在。从业以来张力元感悟出自己的医者之道,他认为临床医生一般分为三种状态:第一种是根据经验收治患者;第二种是根据规范严格诊治病患;第三种则是个体化因材施医。布拉格治疗正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靶向思维的视角观察进而施治。

实施以来的案例已经证明,经过布拉格治疗后,一半以上的晚期难治性肿瘤患者得到了有效的疾病控制,并且没有发生严重的毒副反应,在业界创造了“布拉格奇迹”。张力元说:“作为一名肿瘤治疗科医生,希望可以变癌症为一种慢性病,进而逐步攻克。”

]]>
兵器工业集团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835/content.html 2022-4-11 7:7:22 4月7日,兵器工业集团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

会议指出,组建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是兵器工业集团贯彻落实国家战略,加快智能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大势的必然选择,是推动兵器科技创新跨越发展、赶超一流的必由之路。

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强统一领导,强化资源统筹,整合集团公司智能领域核心业务、优秀团队和优质资产,凝聚创新研发合力,打通创新链各环节,体系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引领集团公司各专业领域智能化发展;要坚持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双轮驱动”,强化创新院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努力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制度藩篱,积极构建开放的智能科技创新生态,将创新院打造成集团公司智能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管理创新示范区。

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创新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参加成立大会。

]]>
航天科技集团两单位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834/content.html 2022-4-11 10:59:9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4月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和突出贡献个人代表颁奖。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国家速滑馆场馆运行团队等148个集体“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授予苏翊鸣等147名同志、追授邓小岚同志“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及一院703所,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航天科技集团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开闭幕式的重要保障单位,共承担了地面舞台(含旗杆设备)、威亚、火炬、冰立方(含五环)、指挥监控、通信系统、地面显示系统、冰瀑、指挥中心、央视视频播放及vr、视频渲染机房等11个大项目。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一院703所牵头研制的首辆国产雪车,交付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实现了国产雪车从无到有的突破。

]]>
白帽黑客大规模参与保障,冬奥网络安全卫士获表彰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832/content.html 2022-4-11 8:34:13 3月16日,冬奥网络安全卫士总结表彰大会召开。来自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冬奥网络安全卫士”做出突出贡献获得表彰。

“北京冬奥会做到网络安全‘零事故’,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中央网信办冬奥会网络安全专家研判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滨兴说。

据悉,为做好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工作,集结更多网络安全保卫力量,2021年12月16日,北京冬奥组委开创性地招募500名白帽黑客作为“冬奥网络安全卫士”,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万里挑一的冬奥网络安全战士,与北京冬奥会官方赞助商奇安信集团共同护航北京冬奥,确保北京冬奥会网络安全零事故。这是奥运史上首次公开招募白帽子担任“冬奥网络安全卫士”,开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

方滨兴说,白帽子作为冬奥会网络安全的“测试员和情报员”,协助查找冬奥信息技术系统防护短板和漏洞,收集涉冬奥相关的威胁信息,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介绍,此次冬奥网络安全卫士除了央企代表,还有一部分群体是在校大学生,鹏城实验室也组织16个校企单位、88名白帽子加入了冬奥网络安全卫士,表现优异。“这次白帽子大规模参加这么高级别的世界级赛事,足以说明白帽子群体是可信任的、可管理的,同时更是有能力的、有水平的。”

奥运会是全球热点,也是网络攻击的重点。据统计,从冬奥会开始到冬残奥会闭幕式结束,奇安信共检测日志数量累积超1850亿,日均检测日志超37亿,累计发现修复漏洞约5800个,发现恶意样本54个,排查风险主机150台,累积监测到各类网络攻击超3.8亿次,跟踪、研判、处置涉奥舆情和威胁事件105件。期间,经过层层选拔的冬奥网络安全卫士24小时在线,发起超过2000万次测试请求,测试总时长超过1万小时,成功发现了大量有效系统漏洞和冬奥相关威胁情报。

冬奥“零事故”,也是“冬奥网络安全卫士”模式的胜利。奇安信集团总裁、冬奥网络安全保障指挥中心副总指挥吴云坤在总结分享冬奥保障工作经验时说,本次冬奥涌现的大量成功经验,形成了网络安全“中国方案”,为保障北京冬奥网络安全发挥了关键作用。

在普通大众眼中,“黑客”这个词汇常常使人联想到“破坏”“入侵”“病毒”等具有负面性质的字眼,但其实在全球网络安全行业内,黑客是一个相对中性的词汇。具体来说,人们传统概念中的黑客会将掌握的技术用于攻击存在漏洞和不足的系统,威胁网络、软件数据,令数据持有者及用户造成经济损失。而“白帽黑客”则致力于发现漏洞,促进网络系统、软件系统更趋完善,从而减少未来可能存在的网络攻击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
国防科工局与国家广电总局开展“致敬军工人·筑牢信仰魂”联合主题党日活动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759/content.html 2022-3-25 8:35:53 3月22日,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机关党委与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机关党委开展“致敬军工人·筑牢信仰魂”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保同,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出席活动。


全体与会党员参观了“挺起民族脊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纪念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展览,系统了解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和辉煌历程,深刻感悟老一辈军工人“把一切献给党”的初心使命,让大家再一次感受红色印记洗礼,进一步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参观结束后,面向鲜红的党旗,共同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大家就开展好党建工作,推动繁荣军工文艺创作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座谈。


董保同感谢国家广电总局对军工题材电视剧的大力支持。指出,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广播电视都是党的事业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侧重于硬实力,也有打造软实力的要求,国家广播电视行业侧重于软实力,也有很强的硬科技,通过《功勋》电视剧摄制审查,双方建立了密切联系。此次联合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为双方进一步开展联创联建和业务合作开拓了新路径、探索了新思路。军工是影视剧创作的资源“富矿”,具有无尽宝藏,两局可以在多个方面深化合作,多出成果;军工文化是爱国文化、主流文化、先进文化,可以找到结合点、共鸣点,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军工领域的很多老科学家、老工人都是大写的人、鲜活的人、有趣的人,都可以成为文学文艺创作的好题材;军工发展的历史,军工服务经济发展,军工引领科技进步,都可以创作精典作品,在遵守保密要求的前提下有很大创作空间;坚定文化自信,以主动姿态讲好新时代的军工故事,紧跟重点工程发展,及时捕创作灵感;将军工背景融入文艺创作,潜移默化传播军工精神和科学知识。希望两局发挥各自独特优势,加强交流合作,形成长效机制,共同推动军工事业的发展,为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朱咏雷表示,感谢国防科工局给我们提供走进人民军工、传承功勋精神的学习机会,“挺起民族的脊梁”展览让我们为人民军工作为国家战略产业,为推动引领科技进步、锻造国之重器而倍感自豪,深受人民军工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和血脉所激励,为军工人以身许国的精神和情怀所打动。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支柱,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高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充分汲取人民军工精神力量,推出更多讴歌新时代的史诗作品;创新党建工作,增强党史故事的吸引力、感染力,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而不懈努力;通过精诚合作、形成强大合力,发挥文艺作品的独特作用,唱响时代主旋律,携手加强军工历史题材、现实题材创作,打造更多反映军工历程和军工精神的精品力作。


交流座谈期间,国家广电总局向国防科工局赠送《功勋》部分单元主题曲使用授权书、2021年中国电视剧选集及科普图书,国防科工局向国家广电总局赠送火星车模型及“把一切献给党”纪录片。两局部分党员代表和《功勋》电视剧总导演郑晓龙、《孙家栋的天路》单元导演杨文军,分别从业务拓展、党建联动以及文艺创作角度,畅谈了体会,分享了感悟。

]]>
国防科工局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754/content.html 2022-3-15 17:27:23 3月14日,国防科工局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部署贯彻落实具体举措。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抓好两会精神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努力完成好国防科技工业全年目标任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艳华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占斌,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副主任王毅韧、刘东奎、张建华,局总工程师潘爱华出席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全国人大代表董保同传达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精神,全国政协常委、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传达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精神。


张克俭指出,这次全国两会,是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进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五个“战略性的有利条件”等重要论断,对贯彻依法治军战略等作出了重要指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1年工作,明确了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张克俭强调,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抓好学习贯彻,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的热潮,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准确把握今年全国两会对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的新要求,开展广泛调查研究,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扎实抓好各项重点任务,加强国防科技创新,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推动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要高质量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强化服务意识,认真解决关切,及时反馈办理情况,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求真务实、苦干实干的良好风尚。


驻部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探月和高分专项工程“两总”、遥感卫星应用总工程师,机关各部门班子成员,局属各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会议。局属事业单位设视频分会场参加会议。

]]>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完成今年首次试车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752/content.html 2022-3-15 8:28:7 3月10日下午3点左右,北京云岗传来巨大轰鸣,这是我国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在今年进行的首次试车。启动运行520秒后,发动机正常关机,试车圆满成功,我国迄今最大推力的氢氧发动机又一次完成了浴火淬炼。


这是该台发动机成功进行的第二次长程试车,进一步验证了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可靠性。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用于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芯一级,是目前我国已投入型号应用的性能最先进的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


按计划,今年我国将依次发射天舟四号、神舟十四号、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天舟五号和神舟十五号6个航天器,全面完成空间站建设。其中,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的发射由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执行。

]]>
专访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探月目光为何锁定月球南极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242/content.html 2022-3-10 13:17:20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题:专访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中国探月目光为何锁定月球南极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揭示月球演化奥秘近日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嫦娥五号任务不仅实现了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也为人类取回了21世纪的第一批月球样品。


如今,世界各国正在加快推进探月步伐,面对第二轮探月热潮,中国探月工程四期如何开展?嫦娥六号“挖土”选址有何讲究?国际月球科研站为何选址南极?其理想型长什么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作出详解。


嫦娥六号将在哪里“挖土”?


中国探月工程四期经过多年论证,已于去年年底正式通过立项审批,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其中,嫦娥六号将到月球的高价值地区进行采样返回,嫦娥七号将对月球极区进行科学探测,特别是对月球的水分布进行探测;嫦娥八号将与嫦娥七号协同工作,主要开展月球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试验验证和长期科学探测,对地球进行大范围、全尺度、长周期观测,并为科研站后续的关键技术进行验证。


吴伟仁表示,这三项任务将在2030年之前实施,主要目标是在月球南极进行着陆勘察与科考,建立月球科研站基本型,“目前来看,研制工作进展还比较顺利”。


关于“嫦娥六号”采样返回方案,吴伟仁透露说,嫦娥六号初步计划到月球极区进行采样返回。


从月球极区采样返回的难点在于着陆点的选择。吴伟仁表示,相比中低纬度地区,月球南极地形崎岖,没有大片的平原,因此要找到合适的着陆点很难,对着陆精确度要求也更高。


探月目光为何锁定月球南极?


谈及为何在月球南极着陆、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吴伟仁表示,月球南极可能存在极昼和极夜现象,据初步估算,可能连续180多天都有光照,这对执行无人或有人探测任务是一大便利,因此最好是选择靠南的高地,减少阳光遮挡。


此外,前往月球南极还有一个目标是寻找水。吴伟仁说,月球南极有很深的月坑,是月球产生的那一瞬间形成的,约有10公里左右,如果当年有水的话,由于常年没有阳光照射,水不会挥发,很可能是以水冰的形式存在。


“因此,我们研制了飞跃器。”吴伟仁说,在月球南极着陆后,飞跃器将从着陆点飞向月坑,现场勘察,采集样本,“如果能够找到水,这将为科研站的长期运行,甚至未来人类去月球南极短期考察提供有利条件。”


未来是否会开展载人登月?吴伟仁表示,国际月球科研站目前计划长期是无人的,但是短期可以有人,未来不排除中国航天员或者外国宇航员降落在月球南极。


吴伟仁表示,已有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出参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的意愿。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也将充分展示中国的航天科技实力。


国际月球科研站理想型长啥样?


针对中国在加快推进探月工程方面有何优势,吴伟仁表示,一方面我们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保障,同时我们有很好的技术基础,中国已突破月球环绕、着陆、采样返回等关键技术,这为后续任务奠定了基础。


关于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吴伟仁说,将通过任务合作,形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指挥中心和科考基地。2030年后中国还将实施几次任务,争取在2035年之前建成可以长期运行的国际月球科研站,“我们可以在月球上采用3d打印技术建房子,和平利用与开发月球资源等。”


谈及国际月球科研站的理想型,吴伟仁认为,初步构想是除了指挥中心,还要有多个轨道器和巡视器分别在月球轨道和月球表面协调工作,同时还要建立月球通信系统,比如建设月球wifi,保证指挥畅通。他也强调,这些工作的核心都是为了空间科学探索和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保证将科学研究放在首位。


月球科研站未来会否成为深空探测中转站?在吴伟仁看来,这是早晚的事情。“比如飞行器可以在月球补加推进剂、燃料,航天员在飞往更远深空时可以在月球降落休息。这些都是很长远的事情,目前科学界认为是可以实现的。”吴伟仁说。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拟于2049年实现太阳系边际探测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241/content.html 2022-3-10 13:16:27 中新社北京3月8日电 (马帅莎)针对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计划,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正在组织专家深化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方案,计划于2049年实现1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150亿公里远的深空探测。


吴伟仁表示,深空探测是航天领域的一个制高点,无论是从技术难度、规模大小,还是科学贡献来看,它都处于前沿领域,中国一直大力支持深空探测。


针对中国未来的深空探测计划,吴伟仁说:“我们希望在2030年之前实现火星采样返回,这比月球采样返回的难度大多了,它需要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后续中国还准备进行太阳系边际探测。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这是一个天文单位。我们计划于2049年实现‘双百’目标,也就是在新中国成立100年之际,完成100个天文单位,也就是150亿公里远的深空探测。”


此外,深空探测还包括近地小天体防御。吴伟仁说,小行星撞击地球,是“极小概率,极大危害”事件。对于一些近地小行星,特别是可能撞击地球或会对地球产生威胁的小行星,要进行探测、预警、防御和处置。目前中国已经开始相关研究。


谈及2月底揭牌成立的深空探测实验室,吴伟仁表示,之所以要成立该实验室,一是支撑中国深空探测重大工程,二是开展深空领域的前沿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三是形成力量能对后续深空探测工程或前沿性项目进行深入论证,提出实施方案。这是深空探测实验室的主要任务。


“成立深空探测实验室只是一个起步,希望它接下来能成为吸引国内外人才的高地和科技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吴伟仁说,也希望该实验室能在深空探测科学技术领域,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创新机构,它的任务重,前景好。

]]>
太空轨道资源“先到先得”?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称需加强太空治理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240/content.html 2022-3-10 13:15:26 中新社北京3月9日电 (马帅莎)针对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计划发射数万颗“星链”卫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在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轨道和频率资源如今是稀缺资源,各国都在竞争,必须要有国际组织进行协调。他也就太空治理问题,提交了太空治理现代化的提案。


吴伟仁表示,太空轨道资源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距离地面约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国际上曾规定间隔2度布置一颗卫星,现在是1度布置1颗卫星,总共可以布置360颗,随着技术发展,这个距离还会缩小。当卫星发射越来越多,轨道资源也越发重要。另外,无线电频率资源在国际上也是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


吴伟仁强调,轨道资源和频率资源如今是稀缺资源,各国都在竞争,必须要有国际组织进行协调。如今近万颗卫星在地球轨道上飞行,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正提出重新规划相关工作,但还未完全实施。


“对于轨道和频率资源的利用,目前一些国家也正在呼吁加紧制定相关规则和法律,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吴伟仁说,“这也涉及太空治理的问题,我还提交了一个太空治理现代化的提案。这不是一个国家能解决的,必须全世界尤其是主要国家协力才能解决。”


随着卫星发射数量增加,太空碎片问题也引发关注。吴伟仁表示,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就开始了对空间碎片的研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能够找到空间碎片。中国已经能够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太空碎片的位置,对其进行编目,但我们对微小碎片的观测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


针对如何应对空间碎片,吴伟仁举例说,在航天发射中,可以通过观察发射窗口的某一高度、某个时间点是否会和太空碎片相撞,调整发射时间进行规避,这是一种被动方式。


“现在国际上也在开展空间碎片清除技术试验。”吴伟仁说,这个任务很繁重,因为碎片越来越多,目前已编目的10厘米以上的太空碎片大概有几万个,随着后续发射越来越多,空间飞行器增加,太空碎片的总数也将变多,清除难度也加大了。


“但是我想人类还是有办法解决太空碎片问题,目前多个国家,特别是航天大国,都在这方面投入精力、人力和经费。”吴伟仁说。

]]>
“中国军工”展团精彩亮相沙特世界防务展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225/content.html 2022-3-6 21:14:38 3月6日,为期4天的沙特世界防务展在首都利雅得开幕。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组织8家公司以“中国军工”展团精彩亮相。


本次沙特世界防务展中国参展公司包括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中航技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中国北方工业有限公司、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产业工程有限公司、保利科技有限公司等,展出了翼龙2、彩虹5、wj-700等多型无人机,运9e运输机、ly-80防空系统、155毫米自行炮、sr5多管火箭系统、jy-27a对空警戒雷达、电子战防御系统、多用途无人艇、反无人机系统等多款高端装备。


参加本次展会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家展商,15个国家展团,展览总面积达到90万平方米。本次中方参展面积1917平方米,是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展团之一。近年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多次组织“中国军工”展团参加国际防务展,通过展示中国军工优势装备,推动国防工业国际合作、构建防务安全共同体,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

]]>
国防科工局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暨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208/content.html 2022-2-18 16:11:28 2月17日,国防科工局召开2022年全面从严治党暨直属机关党的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部署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要求,总结2021年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代表局党组总结部署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郭开朗出席并讲话。


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吴艳华主持会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占斌通报局党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有关情况,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保同传达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立功传达2022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工作暨纪检工作会议精神。局总工程师刘永德、潘爱华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影响,全局各级党组织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重大决策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坚决走好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第一时间、一以贯之、一体推进”,推动庆祝建党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和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活动“凝心聚魂”。三是强化组织基石,扎实筑牢党的建设坚强“战斗堡垒”。四是强化正风肃纪,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会议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基本遵循,各基层党组织要深入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要坚持和捍卫“两个确立”,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切实管在关键之时,管住关键之事,管好关键之人;坚持系统观念,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共同推进整肃治理。


围绕做好2022年各项任务,张克俭提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贯穿到各领域各层次工作,在强化政治能力上得到新提升,在入脑入心入行上收获新成效,在夯实基础上呈现新气象,在强化监督执纪上落实新要求,在服务职工、关注青年上彰显新作为,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郭开朗对国防科工局2021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后续工作提出四点明确要求,强调要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高质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要保持反腐败政治定力,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持续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要强化管党治党政治责任,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落实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袁磊,探月和高分工程“两总”,遥感卫星应用总工程师,机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全体处级干部,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局管有关社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国防科工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057/content.html 2022-1-14 17:30:16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057/pic_6813057.jpg

1月14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聚焦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国防科技工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经验成效,巩固拓展学习教育成果,并对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作出部署。全局党员干部更加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守“把一切献给党”“建设军工强国”的初心使命,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大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提升。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二十一指导组组长王一鸣出席会议作点评并讲话。

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二十一指导组组长王一鸣出席会议作点评并讲话。国防科工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局党组成员吴艳华、徐占斌、董保同、李立功,总工程师刘永德、潘爱华,驻部纪检监察组副组长袁磊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百年党史新起点、着眼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国防科工局严格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目标要求,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召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三件大事”和纪念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紧密结合起来,聚焦强军首责,传承军工精神,求实、务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局党员坚定政治立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决定性意义;夯实理论武装,深刻把握国防科技工业战略定位;笃行职责使命,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强化宗旨意识,深入践行为民情怀;赓续红色血脉,深化军工精神引领;强指导、建机制,确保责任落实。全局党员干部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在强国强军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接续奋斗、勇毅前行。

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党史学习教育及国防科技工业重要指示精神,坚持问题导向,把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作为新起点,持续从党史、人民军工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强国强军的生动实践,做到“三个必须”。一是必须提高站位、深化认识,锤炼忠诚担当政治品格;二是必须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建设;三是必须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打好攻坚战,持续不懈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强国强军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一鸣在讲话中肯定国防科工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党史学习教育特色鲜明、成效明显,下一步要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提高党员干部政治能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推动国防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上持续用力、务求实效。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二十一指导组副组长丁龙广及有关成员,有关工程“两总”,国防科工局机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委员、处级干部,局属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党支部书记、处级干部、党员代表,局管有关社会组织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国家航天局发布天问一号探测器传回最新图像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040/content.html 2022-1-1 8:5:21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040/pic_6813040.jpg 2022年元旦来临之际,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天问一号”平安,致以节日问候。

本组图像包含环绕器与火星合影、环绕器局部特写、火星北极冰盖、“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火面地貌等内容,展示环绕器、“祝融号”火星车工作状态及获取的火星表面形态。

图一:环绕器与火星合影

图像中环绕器正飞过火星北极区域上空,环绕器本体呈金色,与地面进行高速数据通信的定向天线呈银色,太阳翼和雷达天线展开状态良好。火星上的白色区域为覆盖在北极的“冰”原,与地球两级的冰不同,火星的“冰”由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和水冰组成。火星下方暗色区域为火星奥林匹亚沙波,左上角亮色的环形坑名为科罗廖夫坑,其余红色和暗色区域为裸露地表。

图二:环绕器局部特写

图像中环绕器一侧太阳翼完全展开且姿态稳定。一根展开的次表层探测雷达天线与太阳翼平行,磁强计伸杆向环绕器左上方伸出。

图三:火星北极冰盖

图像展示了火星北极冰盖,层理清晰可见。经过常年沉积和消融,呈现出以极点为中心的白色冰层和裸露地表组成的环形螺旋状地貌。

图四:“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火面地貌

该图像由“祝融号”火星车近期利用导航地形相机获取的3幅图像拼接镶嵌而成,图中可以看到环形坑、石块等火星典型地貌。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问一号环绕器运行526天,当前距离地球约3.5亿千米,通信时延约19.5分钟;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225火星日,累计行驶1400米。目前,天问一号任务正按计划开展探测和相关测试,共传回约560gb原始科学数据,两器状态良好,运行正常。


]]>
国际月球科研站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合作伙伴指南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037/content.html 2021-6-16 13:56:30 ]]> 《军工记忆——把一切献给党》电视纪录片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007/content.html 2021-12-17 15:55:1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3007/pic_6813007.jpg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由国防科工局指导,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摄制,各军工集团大力支持的3集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把一切献给党》,于12月11日21:20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首播。 ]]> 扬帆信风九十载 继往开来创辉煌——国防科工局推出《军工记忆——把一切献给党》电视纪录片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982/content.html 2021-12-10 8:55:54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由国防科工局指导,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摄制,各军工集团大力支持的3集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纪录片《军工记忆——把一切献给党》,将于12月11日21:20在央视科教频道(cctv-10)《探索发现》栏目首播,连续播出3天。该纪录片旨在向建党百年献礼,向人民军工90周年致敬,向全社会弘扬军工精神传递军工文化,激励国防科技工业战线广大干部职工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为实现强军强国梦想贡献力量。


1931年的10月,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江西兴国创办了我党我军第一个兵工厂——官田中央兵工厂,标志着党领导的人民军工淬火而生。《军工记忆——把一切献给党》全面记录和真实再现了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人民军工90年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全景展示一代代军工人坚守“把一切献给党”初心的家国情怀。纪录片以国防科技工业“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项职责为主线,全面涵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及军工配套等领域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通过《铸剑止戈》《富国强军》《强国脊梁》3集内容,展现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的重要意义、国防科技工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惠及社会民生福祉的成效、国防科技工业在引领国家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凸显国防科技工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聚焦强军首责,引领科技前沿,服务国家战略,着力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奋斗奋进历程。


强国必先强军,军强才能国安。90年来,人民军工用大国重器支撑大国崛起,用民族担当挺起民族脊梁。该纪录片以大历史观、大背景、大脉络为创作视角,展现国家、民族命运转折的历史时刻,讲述艰苦奋斗、有血有肉的亲历者故事,艺术再现人民军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反映人民军工90年辉煌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力求成为一部留给历史的典籍、激励当下的战歌、展望未来的启示录。

]]>
麒麟软件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攻关团队获全国荣誉表彰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884/content.html 2021-11-12 15:49:55 近日,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会在京召开。此次表彰中,中国电子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攻关团队获得“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据悉,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表彰每5年一次,重点表彰在国家重大战略、重大科研项目、重大工程中涌现出来的领军人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区域发展重点领域、优势产业等涌现出来的杰出人才;长期坚持工作在一线专业技术岗位,潜心本职工作,具有无私奉献和拼搏攀登的精神,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优秀人才。今年全国共有93名先进个人、97个先进集体获得表彰。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攻关团队成立于2020年,现有高级职称以上工程师15名,博士和硕士49名。2020年3月,攻关团队由院士挂帅共赴海南攻关基地,开展操作系统联合攻关百日会战,开启麒麟软件国产化操作系统自主创新的新征程。 在百日会战中,攻关团队充分发扬党员突击队的引领作用,以“自主创新、团结奋斗、攻克难关”为行动方针,充分发扬连续作战精神,经过不懈的奋力拼搏,成功研制发布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具有内生安全、性能卓越、生态丰富、融入移动、体验升级和云端赋能等六大优势和国内最高安全等级,能全面支持飞腾、鲲鹏、龙芯、海光、兆芯、申威六款主流国产cpu,并且全面兼容安卓应用,在安全性、稳定性、易用性和系统整体性能等方面远超国内同类产品,实现了国产操作系统的跨越式发展,也成为中国电子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银河麒麟操作系统v10发布后受到各界广泛关注,被国资委评为“2020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并在第九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上荣获金奖,相关新闻入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0年度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截至目前,银河麒麟操作系统已经连续10年位列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第一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和行业奖项400余个,并在政府机关、重点行业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麒麟软件也被授予“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称号,充分展现了中国操作系统的核心力量使命与担当。未来,麒麟软件将坚持“平台共建、资源共享、联合创新、开放发展”的原则,携手各类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合作伙伴,加快打造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开源社区、最具带动力的产业生态。

]]>
中国电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883/content.html 2021-11-26 15:38:26 11月23日,中国电科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表示,中国电科与北航在诸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围绕创新平台建设、人才交流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构建产教融合新路径,聚力关键技术攻关,共同为服务强国强军事业、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更大贡献。

期间,电科太极与北航软件学院,智能院与北航计算机学院签署深化合作协议。

]]>
中国船舶集团与中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882/content.html 2021-11-25 15:34:47 11月23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双方将紧密围绕未来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按照自愿、平等、互惠互利的原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综合金融服务、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环保及新能源等领域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推动双方国内外市场开发、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双方表示,中国船舶集团与中信集团渊源深厚,合作领域广泛。中国船舶集团是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的引领力量,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最大船舶集团;中信集团是金融与实业并举的国有大型综合性企业集团,产融协同优势突出。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充分发挥各自领域的产业和金融优势,推动产融协同发展,共同为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制造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建设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船舶与金融力量。

]]>
国防科工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867/content.html 2021-11-18 7:43:53 11月16日,国防科工局党组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关于召开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研究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的思路和举措。


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艳华、徐占斌、董保同、李立功,总工程师刘永德、潘爱华作主题发言。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二十一指导组副组长丁龙广与会指导。


会议强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党成立一百周年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决议》,全面系统总结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实事求是、尊重历史、立意高远、内涵丰富。要将六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决议》的学习贯彻作为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抓实抓好,系统总结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的成就和经验,满怀信心,勇毅前行,做到“两个维护”走好“第一方阵”。坚持自主创新,建设维护好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加强国防科技工业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提质增效,苦练内功,持续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核心能力。


会议要求,全局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增强历史紧迫感,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形成协同推进、依法科学治理、市场有效运作的机制体制,切实推动发展战略落地落实,打造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支撑国家安全保障国防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上,部分局机关和局属中心负责同志围绕学习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结合本职工作抓好贯彻落实思路进行了交流。党史学习教育中央第二十一指导组有关同志,局机关各部门、局属事业单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国防科工局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857/content.html 2021-11-17 13:59:18 11月15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全局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克俭主持会议并讲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艳华、徐占斌、董保同、李立功,局总工程师刘永德、潘爱华出席会议。


张克俭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体现了我们党重视和善于运用历史规律的高度政治自觉,体现了我们党牢记初心使命、继往开来的自信和担当。全会强调,“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中国人民的前进步伐,任何风险挑战都阻挡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全会深刻揭示了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必将对推动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张克俭强调,国防科工局要把深入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认真把握“一个《决议》、两个‘确立’、三个‘需要’、四个‘时期’、五大‘意义’、十个‘坚持’、十三方面‘成就’”等各方面内容,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斗志,确保认识有新高度、学习有新境界、落实有新举措、工作有新局面。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迅速掀起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在结合贯通上下功夫,切实提高学习贯彻的系统性、全面性。把学习六中全会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党史学习教育等结合起来,与正在推进的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和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三是紧密联系实际,扎实做好各项重点工作。把学习成果体现到编制“十四五”规划、打好攻坚战、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打造人才高地等工作中去,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国防军队建设、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国防科工局退休老领导,探月和高分专项工程“两总”,局机关处级及以上干部,局属事业单位班子成员、局属有关社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顾诵芬、王大中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795/content.html 2021-11-4 7:51:44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今天(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分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经网络评审组、学科专业评审组、评审委员会和奖励委员会评审,科技部审核,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57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18项,二等奖137项。有8位外国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顾诵芬,男,1930年2月出生,江苏苏州人,195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高级顾问、中国航空研究院名誉院长。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顾诵芬是我国著名飞机设计大师、飞机空气动力设计奠基人。他建立了新中国飞机空气动力学设计体系,开创了我国自主研制歼击机的先河,持续开展航空战略研究,为我国航空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王大中,男,1935年2月出生,河北昌黎人。195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曾任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王大中是国际核能领域的著名学者、战略科学家,致力于发展具有固有安全特性的先进核能系统。他带领产学研联合团队实现了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整体发展过程,为我国在先进核能领域逐步走向世界前沿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
1100万!黄旭华科技奖励基金捐赠仪式暨成立大会隆重举行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793/content.html 2021-11-3 9:9:42 10月28日上午,黄旭华科技奖励基金捐赠仪式暨成立大会在中国船舶七一九所举行。黄旭华院士女儿黄峻,七一九所所领导、有关专家、科研人员代表及近三年入所的青年员工等参加捐赠仪式暨成立大会。


为鼓励装备科研人员不断开拓创新、勇攀高峰,黄旭华院士向七一九所捐赠1100万元个人所获奖金作为科技创新奖励基金,以助力更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装备研制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为用好黄院士捐赠的奖金,七一九所遵照院士意愿,设立“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制定了《黄旭华科技创新奖励基金管理办法》,成立了相应的管理机构。该奖励基金每两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为推动装备研制事业创新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员。


会上,黄旭华院士向七一九所所长吴鹏炜送上捐赠牌,吴鹏炜所长向黄院士颁发捐赠证书并致辞。吴鹏炜所长代表全所职工对黄院士为了理想信念、为了祖国的科研事业,不计个人名利和得失,倾注青春和热血的崇高品质表示诚挚的敬意。他表示,七一九所将用好黄院士捐赠的这笔基金,充分发挥其激励效应,推进装备研制事业的创新发展,不负院士的殷切期望。


黄旭华院士为在座的年轻科技工作者授课,讲述了老一辈〇九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的过程,分享了他们克服艰难险阻,变“不可能”为“可能”,研制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的感人故事。他指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断创新、没有止境的。“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他寄语青年员工,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孕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〇九精神,像他们一样,拼搏进取、开拓创新,为铸就国之重器再创辉煌、再立新功;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自觉肩负起光荣历史使命,面向世界,坚定创新自信,抓紧创新机遇,勇攀科技高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七一九所党委书记曹明江主持会议,并表达对黄院士的感谢和对以黄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科研人员的敬重。他号召全所科研人员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奋勇攻关,持续创新,以实际行动弘扬和传承〇九精神,回报黄院士等老前辈的期望。


目前,黄旭华院士已将个人所获得的各级各类奖项奖金逾2000万元,几乎全部捐献出来,用于国家的教育、科研及科普事业。

]]>
国防科工局召开2021年度警示教育大会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770/content.html 2021-10-29 17:54:45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770/pic_6812770.jpg

10月28日,国防科工局召开2021年度警示教育大会,贯彻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强化党风廉政教育,用身边人、身边事警示教育干部职工,引导大家以案为鉴、警钟长鸣、警惕长存,筑牢思想防线、严守纪律底线,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本色,为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局党组书记、局长、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张克俭,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驻部纪检监察组组长郭开朗出席会议并讲话。

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艳华主持会议并通报了2020年以来驻部纪检监察组及有关纪检组织查处的部分案例和局有关违纪违法案例。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占斌、李立功,总工程师刘永德、潘爱华及驻部纪检监察组有关同志出席会议。

张克俭指出,召开国防科工局警示教育大会,使全局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警醒,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定力,进一步筑牢信仰之基、绷紧纪律之弦、落实应尽之责,营造全局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具有重要意义。


张克俭要求,国防科工局全体干部职工一要常怀忠诚之心,砥砺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真正将对党忠诚落实到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党和人民事业高于一切上。二要常怀敬畏之心,坚守干事创业的政治底线。自觉学习、熟知、遵守、敬畏法纪。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算清楚政治账、经济账、社会账、民意账、亲情账,使手中权真正服务党和人民、服务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敬畏监督,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认真履行监督。三要常怀律己之心,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慎独、慎初、慎微、慎友,绝不触碰道德底线和纪律红线。全局干部要集中精力把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建设好,为奋力实现新时代强国强军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郭开朗表示,国防科工局把警示教育作为一常态化、制度化工作来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把“抓早抓小抓预防”落到了实处,起到了震慑和警醒作用。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不懈抓思想建设,拧紧把牢理想信念“总开关”;坚持不懈抓日常监督,持续强化党员干部法纪意识、规矩意识、制度意识;坚持不懈抓正风肃纪,持续净化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以为民、务实、清廉的优良作风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智慧力量。


国防科工局局机关全体干部,局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局管有关社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
大国底气——人民军工九十年启示录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767/content.html 2021-10-29 10:44:47 1931年的10月,一支队伍来到江西兴国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在敲、打、砸、锤的过程中,诞生了我党我军第一个兵工厂,人民军工事业由此起步。

2021年10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核心舱再迎新访客。

从土枪土炮到航母飞船,90年千锤万凿,人民军工已形成涵盖核、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电子六大行业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

铸剑止戈,大国底气由此而来。

前仆后继的军工战士,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立下卓越功勋

19世纪40年代,古老的中国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中国命运从此进入前所未有的悲惨境地。面对侵略,武器装备落后的中国军队节节败退。国家蒙辱、人民蒙难,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

没有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制敌装备,就没有国家和人民的一切。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革命需要武装,战争需要兵器。

1931年,静谧的江西官田村,从幕后走向台前。官田兵工厂制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中央兵工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企业组织,是中国工农红军武装集团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民军工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血脉基因。一担担原料变成一批批枪弹,为支援红军赢得反围剿斗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35年年末,中央军委于瓦窑堡成立中央军委总供给部兵工厂,后迁至吴起镇、延安柳树店与安塞县茶坊镇,这就是曾经以刘贵福、孙云龙等工人制造出了新步枪而闻名的茶坊兵工厂。

1937年,全民族抗战爆发。面对武器装备全面占优的日寇,人民军队迫切需要更好的枪械、更多的弹药。毛泽东指出:“过去抗战部分失败,我们的国防工业不如敌人也是一个原因,将来要最后战胜敌人,一定要发展国防工业。”

巍巍太行,坐落着八路军规模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这里诞生了我军第一支制式化步枪——“八一式马步枪”,它比普通步枪更短、更轻,有效射击范围达200米。毛泽东曾亲手拿起来拉动枪栓,瞄了瞄准,高兴地说:“我们自己也能造枪了!这个枪使用方便、造得好!很漂亮啊!要创造条件多生产,支援前线。”

以黄崖洞兵工厂为代表,大江南北,一大批党领导的军工事业,在抗战中生产了大量武器、弹药。为八路军、新四军坚持敌后抗日战争、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参观当时的兵工厂,他在《西行漫记》这样描述:“他们是意识到他们是在为自己和中国做工,而且他们说他们是革命者!”

的确,人民军工90年栉风沐雨,离不开无数革命者的前仆后继。

吴运铎,一生多次负伤,经历过20余次手术,身上遍布100多处伤痕,体内留有几十块弹片,腿上的关节长期被石膏绷带固定,已经硬化,走起路来都是直的……但他凭借顽强毅力,始终坚持战斗在生产科研第一线。他说:“只要我活着一天,我一定为党为人民工作一天。”1951年的国庆晚宴上,周恩来握着吴运铎的手说:“你就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赤胆忠心的军工人,在炮火硝烟中开足马力,夜以继日为人民军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火供应,为中国人民站起来立下卓越功勋。

大漠戈壁上的擎天云团,是中国人用志气攥成的铁拳

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军将士雄壮威武地通过天安门,却无法回避武器装备的落后。

参加检阅的17架飞机,几乎是当时中国全部可以飞行的飞机。为了飞出气势,周恩来说:“你们战斗机速度快,可以飞两遍。”

开国大典后不久,首任海军司令萧劲光视察防务,因为缺少舰艇,只能乘坐渔船。

国无防不安。

1953年,南京郊外的一处僻静山村,几十个年轻人紧盯眼前的仪器。当第一缕电波声缓缓响起,新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部雷达“314甲中程警戒雷达”,终于探测到80千米之外的空中信号,我们有了自己的“千里眼”。

国营112厂,中国的航空工业从这里起步。从修理苏式战斗机的零部件开始,到修理机身、机翼等大型结构,中国的航空工业人在短时间内掌握了飞机制造技术。1956年,中国试制的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终于制造成功。当年国庆阅兵式上,毛泽东高兴地对身边的友人说:“我们自己制造的飞机飞过去了。”

正在新中国建设热火朝天之时,核战争的阴云却悄然笼罩神州大地。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到了原子弹。他说: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大漠戈壁上的擎天云团,像是中国人用创新和志气攥成的拳头!

不到三年,沙漠深处的蘑菇云再次腾空而起,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

诞生于艰难困厄之中的“两弹一星”精神,背后是军工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欣慰了。”回想当年,“两弹一星”元勋于敏这样说。二十八载隐姓埋名,他创造性地提出了“于氏构型”,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从科学巨匠到普通工人,10多万军工人和参试部队告别亲友,走进祖国西部的神秘禁区。他们当中90%的人不到35岁。有人一纸调令便阔别家人二十载;有人放弃优厚前程扎根西北大漠,有人顶着核辐射进行试验,有人用生命守护绝密科研资料……

不仅中国导弹、核弹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我国的技术能力也从陆地扩展到太空。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搭载着“东方红一号”卫星升空,如同一颗巨大而又明亮的流星,划破西北戈壁滩上的沉默天空,我们掌握了人造卫星的尖端技术。

2020年4月,“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5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当年,你们发愤图强、埋头苦干,创造了令全国各族人民自豪的非凡成就,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

人民军工立定东方,军工人的功勋熠熠生辉。“历史证明,重点突出尖端技术的发展,是一项很有远见、很有胆略的战略决策,对于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国防科工局局长张克俭掷地有声。

上九天、下五洋、护人民,军工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

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正在中国空间站的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从浩瀚太空送来祝福:“祝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生日快乐!”

从红船到飞船,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2017年7月31日,在内蒙古朱日和训练基地,中国自主研制首款大型运输机运20翱翔蓝天,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它的诞生凝聚着大国智慧,承载了大国重托。

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大型运输机,需要集行业之智,举全国之力。航空工业六大主机厂,约两百多家企业、上千家零部件供应商,一道汇成十几万研发大军。参研单位之多,系统之复杂,跨越区域之远,参研人数之多,开创了中国航空发展史上的第一。

一飞冲天远远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由中国自行研发,设计建造的隐身战斗机歼-20、战术通用直升机直-20相继列装部队。

从天空,到太空,一切都是为了祖国飞得更高。

日前闭幕的中国航展上,展出了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来的“土特产”月壤。这份来自38万千米外的礼物,源自一个17年前的决定。

2004年,国家正式批准绕月探测工程立项,并命名为“嫦娥工程”。一个航天系统工程就此开始。据统计,中国探月工程直接和间接参加单位近2000家,科研人员多达数万人。在中国探月三期工程总设计师胡浩看来:“正是在新型举国体制的保障下,嫦娥工程这样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的战略性科学工程才能顺利实施,最终结出累累硕果。”

不论是遥不可及的九天,还是深不可测的五洋。军工人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拓展尖端科技的探索版图。

2021年10月5日,我国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首次实现常规科考应用。此次下潜期间,“奋斗者”号开展了利用测深侧扫设备进行目标搜寻及地形探测,采集深渊海底沉积物、岩石和生物样本等作业任务,这意味着它已正式投入科考应用。

2020年,“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达到世界顶尖水平。网友刷屏:“不愧是祖国!”

和平年代,面临非常时期和特殊任务,人民军工笃行“人民至上”,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

“核辐照”灭菌技术,利用高能射线对卫生防护用品进行快速消杀,将消杀时间由原来的7到14天缩短至1天;

针对医用护目镜起雾的问题,军工科研人员用7天时间研制了一款3d打印的医用护目镜,使用特殊的镀层技术,解决了镜片起雾困扰……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始料未及。军工企业承担起抗疫物资生产的重任,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紧缺又优质的防疫物资,为抗疫之战作出军工贡献。

“近百年来,人民军工之所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苦难辉煌,根本上讲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秉承‘把一切献给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使命红色基因的结果。”张克俭指出,人民军工始终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中国革命的进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自觉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

九十年惊涛拍岸,九万里风鹏正举。人民军工用大国重器支撑大国崛起,用民族担当挺起民族脊梁,一代代军工人用全部的生命与激情,照亮了永不受人欺辱的强国梦想!  (崔兴毅)

]]>
传承军工文化 弘扬军工精神 首届军工记忆文化论坛及展览活动在京举行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762/content.html 2021-9-18 14:7:49 9月18日,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联合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举办首届军工记忆文化论坛及展览活动。此次论坛以“传承军工文化 弘扬军工精神”为主题,旨在强化提升军工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鼓励引导创作更多的优秀军工主题文艺精品,助力军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防科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保同出席论坛并致辞。论坛由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孟华主持。


董保同指出,人民军工是党领导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军工精神是党的精神谱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军工文化是我国建设文化强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军工将在立足自身本业的同时,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职责使命,传承好“红色基因”,拓展好“文化工程”,巩固“军工记忆”等军工文化品牌,构建机制、搭建平台,着力打造新时代军工精神的力量高地、军工文化的创新高地,充分发挥文化“铸魂”“塑形”“赋能”的功能,在共同富裕中定义精神富有,在大力弘扬人民军工精神上取得新拓展,在打造军工文化精品上取得新成绩,在促进跨界融合与文化出海上取得新突破,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文化内涵、提供力量支撑。


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原副司长、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原副主任张子扬,文化与旅游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郑长铃,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周云磊,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副主任崔喜斌,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原局长、国家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成员刘建中,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潘建明,航空工业集团党建文宣部副部长张会芬等与会嘉宾,分别围绕繁荣军工题材主旋律影视创作的期待与展望、文旅产业中的军工文化角色定位、讲述者视角看文化自信与军工记忆、“军工记忆”文化品牌塑造与文化传承等主题发表主旨演讲,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代表进行了跨界交流讨论,充分肯定“军工记忆”作为国家记忆的重要内容和精彩呈现,以其权威与厚重,体现了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开放性、互动性的融通,并对军工文化发展献计献策,提出了意见建议。


在数字化智能化的今天,跨界融合已成为推动发展的通途。为促进国防科技与文化艺术跨界合作、深度融合,推动构建与国防科技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搭建业务交流、资源共享、联合创作、品牌塑造的平台机制,力求实现产、学、研一体,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影视文化长足发展,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与北京亦庄国际文化科技中心有限公司联合牵头成立国防科技工业影视文化创新发展联盟。该联盟由军工系统、影视界、文化界相关单位共同组成。会上,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中心分别与电影《中国探月》、探月创作计划、军工科幻题材电影举行签约仪式。作为此次“军工记忆”系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军工记忆”文化展览与论坛同期举办。展览以“凝魂聚力,开拓创新”为设计初衷,采用胶片、齿轮、时钟等艺术化的场景元素,分为前言、铭记·传承、综合展示区和留念区四大区域,铭记·传承展区以“为军工存史,为英雄留名,为时代画像,为后人明德”为总揽,集中展示人民军工创建90周年的峥嵘历程和辉煌成就,突出军工人的感人事迹、光辉形象和精神风貌,让社会各界了解熟知优秀的军工精神和文化,传递新时代传承军工精神、共筑历史伟业的理念与信心。

]]>
新时代的中国军工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706/content.html 2021-10-13 16:9:32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706/pic_6812706.jpg “翼龙”杯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摄影大赛闭幕——颁奖仪式在航展新闻发布大厅隆重举行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698/content.html 2021-10-8 10:37:37 10月3日下午,中国军工记协、中国航空报社、珠海航展有限公司、航空工业成飞联合主办,中航无人机、中航文化摄影工作室等承办的“翼龙”杯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摄影大赛,在中国航展圆满落幕的一刻,摄影大赛结果出炉,随后在航展现场新闻发布大厅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鲲龙巡飞 万全 摄

歼20雄姿 黄全 摄

势不可挡  黎彤 摄

朱开文 摄

邱荪 摄

杨军 摄

八一飞行表演队对冲瞬间 李宁 摄

周闽 摄

徐小丹 摄


国之重器,振翅高飞。本届航展,明星机型歼20、运20、直20、攻击11等齐聚亮相,宣告着“20时代”的新开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鲲龙”也回到“老家”珠海,为观众带来“巨龙吐水”的震撼场面;“翼龙”2无人机首秀国际航展,展翅苍穹。此外,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红鹰”飞行表演队,地面静展区的众多飞机,以及展馆里的真机、模型等,都为摄影师提供了绝佳的创作素材。如何在同一场地、同一时间、同一主题的要求下让自己的作品脱颖而出,也是对参赛摄影师的巨大挑战。


经过专家评审,在近300位摄影师、3000多幅参赛摄影作品中,摄影师万全脱颖而出,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杰出航空航天摄影师”称号,也蝉联了中国航展摄影大赛“杰出航空航天摄影师”大奖。另有39名摄影师在比赛中分别获得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摄影大赛飞行表演摄影优胜奖(5人)、展区展台摄影优胜奖(5人)、优秀综合奖(10人)和优秀作品奖(19人)。


大赛评委,中国军工记协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牟健为表示:作品充分展示了作者的爱国热忱,已经成为全国人民视觉认知大国重器的影像平台。大赛评委,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徐京星指出,本次大赛的很多作品以内容取胜,拍摄思路具有很强创新性。大赛评委,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柳军指出:这些作品充分表现出航展现场的气氛与规模,飞行器摄影作品也很好地呈现了“大国重器”的细节与金属质感,给观众以视觉享受。


作为宣传航展的重要宣传品牌,中国航展摄影大赛成功举办了六届。通过摄影师们的镜头,全面展现了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科技工业的辉煌成就,生动记录了中国航展的不平凡历程。大赛鼓励各界人士积极参与,用优秀的摄影作品展现中国航展的特色、亮点以及我国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服务,为中国航展“鼓与呼”,进一步促进“陆、海、空、天、电”工业摄影与科技类摄影的发展。


仪式由中国航空报社社长孙伟主持,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徐京星、中国军工记协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牟健为、航空工业党建文宣部新闻办主任吴基伟、航空工业文化中心党委书记蔡二雨、副书记计红胜、珠海航展公司副总经理翁铁、中航(成都)无人机系统公司副总经理刘海涛,以及部分获奖者、著名航空摄影家、媒体记者参加颁奖仪式。(孙伟 牟健为)


获奖名单: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杰出航空航天摄影师”称号 1名


获奖人:万全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飞行表演摄影优胜奖 5名


获奖人:黄全、李理、朱桂忠、杨翰雨、黎彤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飞行表展区展台摄影优胜奖 5名


获奖人:褚文铭、汪晨晖、朱开文、邱荪、谢晓雨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优秀综合奖 10名


获奖人:袁利斌、刘明琦、钟凡、杨进文、周闽、戴禾、黄雁、陶冉、张翔宇、刘军


第十三届中国航展优秀作品奖 19名


获奖人:兰海生、王东海、邱伙成、石卉、高世明、徐小丹、杨军、冯健、李宁、吴景标、刘颍、许嘉毅、何志健、汤煜尧、李富、张文冬、牟鹏宇、刘仁学、胡建初

]]>
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智能集装化无人运输机项目落户武汉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697/content.html 2021-9-28 9:34:6 9月17日下午,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与武汉经开区管委会签署《智能集装化无人运输机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总投资规模达100亿元,将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立体交通控制技术,生产制造智能集装化无人运输机,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首飞。


智能集装化无人运输机项目由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联合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湖北省长江产业基金等单位共同开发,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助力我国到2035年形成 “123快货物流圈”的重要研发项目,荣获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计划分三期实施,逐步形成5吨、10吨及20—60吨级智能集装化无人运输机产品的开发、生产、运营、服务体系。根据协议,将引入项目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建立智能集装化无人运输机系列产品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打造无人机产业集群。(梅春艳 杨德义)

]]>
全国首台模块化核能供暖集成装置在秦山核电安装就位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684/content.html 2021-9-30 11:1:7 9月28日15时,随着最后一个功能模块的安装就位,全国首台模块化核能供暖集成装置在秦山核电安装就位。

秦山核电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设核能供暖项目。秦山核电按照中核集团创新发展、积极推进模块化建造要求,创新提出完全模块化核能供暖首站建造方案,并自主完成相关设计。首台样机由四个大型功能模块组合而成,并配置一系列专有安全设计,在实现供暖同时,充分保障安全。

该装置集合工艺、电气、仪控系统、建筑结构、消防、辐射监测等功能于一体,在工厂完成建造及调试,从设计到交付仅耗时4个多月,现场安装仅耗时40小时。建造成本比传统模式节约超50%,充分发挥了模块化建造工期短、造价低、质量优的特点,为年底核能供暖示范工程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
航天科技集团50余个项目在珠海航展成功签约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669/content.html 2021-9-30 8:26:28 9月29日,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与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企业集团等签署了50余项合作协议及合作意向,累计签约金额近500亿元,再创集团公司珠海航展签约金额历史新高。

此次签约项目主要涉及宇航、防务和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三大板块。其中,宇航领域合作覆盖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通信卫星,以及火箭发射服务、商业航天等众多重大项目;防务领域涉及一系列重点装备产品出口;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产业,围绕氢能、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以及现代服务业等优势领域签订合作协议。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徐强,珠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新天,中国气象局有关部门及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等有关领导,各合作单位、企业领导及负责人,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

徐强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十四五”期间,航天科技集团将实施载人空间站、探月四期、火星探测、小行星探测、卫星互联网等重大工程建设,开展重型运载火箭研制。同时,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融入新兴领域和重点区域经济发展,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打造“航天 信息化 ”产业形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和隐形冠军,努力成为商业航天、卫星应用、无人系统等产业链的链长,以及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全力支撑国家发展战略,用航天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造福人类社会。

徐强表示,航天科技集团将秉持开放融合、协同共享、共赢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对外合作,落实“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构建更为开放的供应链与创新链,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并以更加积极进取的姿态,参与更多领域的合作发展,并提供更多的优质航天技术、产品与服务。

签约仪式上,聚焦遥感卫星服务应用,自然资源部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与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签署意向协议,拟委托五院开展后续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海洋水色观测和海洋监视卫星研制,随着卫星系统建设,将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全球覆盖的海洋观测能力。

风云卫星走过半多世纪,它是知冷知热的百姓星,也是自主创新的争气星,还是服务全球的中国星。签约仪式上,中国气象局气象卫星工程管理办公室与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八院签署气象卫星采购意向书,进一步深化双方在气象卫星工程领域的合作后续,我国将正式建成多星组网、灵活机动、互为备份的支撑精细预报的“智慧协同观测”气象业务系统,为促进全球防灾减灾和气象事业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太空唱响“东方红”,基于亚太星通和长城公司在亚太6d卫星在轨交付项目成功的合作基础,五院与长城公司和亚太星通签署采购意向书,届时五院将研制交付一颗基于东方红系列卫星平台的欧非高通量卫星;以市场需求为牵引,长城公司联合五院共同推出东方红3e通信卫星平台,已向全球多个用户提供了方案建议,亚太6e卫星作为首个应用项目预计于2022年发射。

随着商业航天蓬勃发展,发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航天科技集团所属长城公司、一院、八院在本次航展签署了新的火箭组批采购协议,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提前启动运载火箭研制,缩短产品的交付周期,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增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商业竞争力。

面向小卫星市场,长城公司在本届珠海航展上创新出了“拼车发射”的共享火箭发射商业模式,充分利用火箭运载能力,有效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发射效率,继首发“长六拼车”于今年4月成功完成发射后,“长二丁拼车”和“长八拼车”项目在29日举行的长城公司签约仪式上签署,并有望将此模式辐射至国际项目。

面向产业发展,五院与杭州市西湖区政府签约,由地方政府支持开展空间新型载荷产品产业化和核工业智能装备产业化,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一院航天长征化学公司分别签署了煤炭清洁高效综合利用项目epc总承包工程合同、煤电清洁高效气化气综合利用(搬迁改造)项目,助力清洁能源发展。

此外,航天科技集团六院与安徽晋煤中能化工、浙江省能源集团、江西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合作企业完成现场签约,围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在氢能产业、铜箔产业、节能减排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航天长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与八院完成5项重点装备出口项目集中签约,交付产品种类和国外用户数量较上届航展都进一步扩大,九院与长征国际和精密公司分别签订了重点装备供货合同。(胡蓝月)

]]>
中国航天科工七大体系、百余项现代化装备震撼亮相珠海航展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659/content.html 2021-9-29 15:57:29 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携全域攻防装备七大体系、113项装备展品重磅亮相,以hq-9be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yj-18e潜射导弹武器系统等大国重器为代表的50余型先进装备首次亮相,全面展示中国航天科工在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和航天强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充分诠释“践行初心使命,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航天防务集团公司”的参展主题。

历史最大规模参展,全域攻防装备七大体系震撼登场

本届航展,中国航天科工以历史最大规模参展,展区总面积近6000平米,立足“七大体系、室内室外、线上线下”展示构架,系统展示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预警监视安防体系、商业航天体系、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体系的整体能力及主力产品。

防空体系

在防空体系中,本次航展展出的全空域防空体系包括:

hq-9be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fd-2000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fm-3000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hq-17ae近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fk-3、fk-2000地空导弹武器系统

fl-3000n舰艇自卫防御武器系统

qw-12、qw-19等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

hq-17ae是国际先进的近程防空武器系统,导弹战车高度集成,具备行进间目标搜索、跟踪和导弹发射的独立作战能力,可同时制导4发导弹拦截4个目标。

fl-3000n是先进的舰艇自卫防御导弹武器系统,适装各种水面舰艇,主要用于拦截低空、超低空来袭的各种体制反舰导弹,兼顾拦截固定翼飞机、武装直升机,具有发射后不管、多目标拦截能力强、配置简单灵活、使用维护简便等特点。

fk-3全天候中远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具备联网作战能力,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综合作战效能。

地导防空指控系统zk-k20被誉为防空作战的“最强大脑”,可以支撑用户建立大到战役级、小至战场级的指挥控制系统。

此外,中国航天科工展出的中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fm-3000、末端防空导弹武器系统fl-2000c和便携式防空导弹武器系统qw-12、qw-19,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空域防空体系装备的集中展出,彰显出我国强大的防空导弹技术实力。

海防体系

海防体系成建制展出了集指挥、控制、通信、情报、侦察、打击和作战效果评估于一体的完整对海防御系统,为构建沿海防御提供了完善、灵活的整体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

cm-802b反舰导弹适装于发射车、舰船及各类作战飞机等多种平台,抗干扰能力强,制导控制精度高,能够实现低高度掠海突防,射程远,发射扇面角大,可实现对海、对陆多种目标的打击。

cm-401反舰导弹武器系统是新型弹道高速反舰导弹,具有多弹道协同、多平台发射、突防能力强、体系作战等特点,可实现对大中型舰船、编队及港口目标的快速打击。

yj-12e(cm-302)多平台超声速导弹有效射程远,末端机动具备优异的突防能力,具有防区外发射、毁伤威力大、命中精度高、使用维护操作简便等特点,是实现远程快速精确打击的有力武器。

cm-708unb潜射反舰导弹武器系统,主要用于潜艇水下隐蔽远程攻击海上大中型舰船目标,同时具备对陆上目标攻击能力。

cm-103系列导弹武器系统是一型多平台多用途远程超音速导弹武器装备,通过模块化换装,可以实现车载、舰载、机载多平台发射,可以有效攻击海面舰船、地面固定点目标以及地面防空系统等辐射目标。

对地打击体系

对地打击体系集合了“信息侦察、处理—信息传输—决策与指挥控制—精确打击—毁伤评估—后勤保障”等各功能模块于一体,实现“察、打、评”一体化作战。

其中,bp-12b导弹武器系统是高精度多功能打击武器,具有射程远、打击精度高、抗干扰及突防能力强等特点,用于打击固定目标及慢速移动目标。

ag-300系列多用途空地导弹,可挂载于无人机、直升机、战斗机等多种作战平台,具有机动性强、射程范围大、打击目标种类多等特点,可打击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用于察打一体作战。

cm-501ga多用途战术精确打击导弹武器系统,具备一体化信息作战、“无人值守”自主作战、动态部署快速反应和多平台适装与全地域作战能力。

无人作战体系

无人作战体系以侦察和打击战术纵深内敌方高价值时敏目标为主要目的,以信息化协同作战网络为主要特征,提供从战场动态感知到火力精确打击、毁伤效果评估的快速响应闭合火力环,可用于海防、边防、反恐和局部冲突中信息保障和快速打击,也适用于地区常态监视、侦察、信息中继。

wj-700(猎鹰)高空高速侦察打击一体无人机系统于2021年1月完成首飞试验,可装载多种高精度侦察设备,执行对面(海/地)侦察、监视和预警任务。同时,wj-700可挂载多种机载武器,执行远程反舰、反辐射和防区外对地精确打击等作战任务,也可以装载电子对抗设备,执行电子侦察和干扰任务。

wj-100(刀锋)小型多用途无人机可执行空中侦察、战场监视、边境巡逻等军事任务,也可完成航空摄影、地理勘探、灾情监测等任务。

“空中手榴弹”wj-010无人机折叠后只有行军背包大小,可轻松替换不同载荷实现打击和侦察两类功能,在发现目标后可进行俯冲“自杀式”攻击,解决战场致胜的“最后一公里”。

50余型装备首次震撼亮相,展示武器装备现代化最新成果

本届航展中国航天科工有50余型先进武器装备和保障装备首次亮相,首次参展展品数量创历届之最,充分展示中国航天科工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的最新成果。

首次实装亮相的hq-9be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成为了本届航展的一大亮点。作为国际先进导弹武器,hq-9be防空反导兼容,具有杀伤空域大、抗多目标饱和攻击能力强、抗干扰手段多、维修保障简便快速等优势特点,用于拦截不同飞行高度的空袭目标,包括常规作战飞机、隐身飞机、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空地导弹等,同时具备对战术弹道式地地导弹(tbm)的拦截能力。hq-9be以国土防空为主要作战任务,兼顾野战防空,也可指挥其他防空武器构成多层防空体系。

本届航展重磅亮相的还有yj-18e导弹武器系统。yj-18e采用“亚声速巡航 超声速打击”体制,兼顾亚声速大航程、末段超声速攻击的独特优势,可远程隐蔽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及编队,同时具有攻击小型舰艇以及陆上固定目标的能力。导弹能够贴近海面超低空飞行,多种制导模式可适应对海上和陆地多目标的精确打击能力。

同样首次展出的fk-2000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系统采用弹炮一体设计,作战效能高,是全天候近程末端防空武器系统。fk-2000集有源雷达、光电多模探测、导弹和高炮多手段杀伤于一体,具备行进中作战能力,单车可有效摧毁防御半径内的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空地导弹、武装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多旋翼无人机等多类目标,并兼顾打击地面目标,主要用于伴随防空、野战防空,也能用于要地防空。

在本次航展首次亮相的一体化海防武器系统,是对面打击体系产品集成化、模块化、系统化的整体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能够实现目标探测、指挥控制、火力打击、武器控制等功能,可以发射yj-12e(cm-302)超声速导弹、cm-802b亚声速导弹等面对面打击武器,能够灵活装载于舰船、车辆等多种平台或直接固定使用。

首次亮相航展的ag-1000超声速空面导弹,射程远、精度高,具有防区外自主攻击能力、超声速精确打击能力,综合突防能力强、毁伤能力强。

js-101新型反装甲通用导弹武器系统,兼顾单兵、车载和机载三种发射方式,在较大范围内对“低慢小”目标进行自主搜寻、跟踪和拦截,可兼顾对地面装甲、直升机、水面舰艇等目标的打击任务。

航展首秀的ht-1e是我国首型对外出口的舰载通用垂直发射系统,是适装于各类舰船的新一代通用发射平台。它改变了以往舰载专用发射装置类型多、数量多、空间利用率低的现状,大幅度提高了舰载弹药类型、数量,同时具备全通用、高密度、高火力的优越性能,装舰后可大幅提升舰船全方位、大空域、饱和攻防和编队执行多任务能力,可实现“一舰多能、一舰多用”,让舰船打得多、打得快,是构建现代水面作战力量体系的重要装备之一。

系列先进装备凸显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趋势

本届航展,除了防空体系、海防体系、对地打击体系、无人作战体系等主战武器装备,中国航天科工成体系展出的预警监视安防装备、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装备同样获得高度关注,一系列先进装备展示了航天科工强大的创新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更加凸显了国防建设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新趋势。

预警监视安防体系,由雷达预警系统、反无人机系统和边海防系统组成。作为战场上的“观察者”,本次展出多型先进预警雷达,既能够承担国土远程预警任务,也能够为防空反导武器系统提供高精度目标指示信息。作为反“低慢小”无人机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dk-1雷达主要用于对地面车辆、空中无人机等目标进行搜索、截获、监视和跟踪,“天网”车载式无人机防控系统可有效拦截时速达160公里的信号传输类“低慢小”目标。“国土安防专家”——边海防系统中的ld-jxd海面监视雷达,能够承担大型轮船、舰艇、渔船、摩托艇、蛙人、浮标等目标的海面监视任务,ld-jxc100微波超视距海面监视雷达,则能解决海域警戒探测距离受限的问题。

指挥通信与支援保障体系中,战术互联通信系统、通信电台、超短波话音电台、背负电台等通信系统可实现军种级、战区级、团营级、作战单元级的战术数据、话音、图像的互联互通,以及战车、指挥车、战斗机、单兵之间的数据和语音通信。同时,模块化负压方舱医院、p2 方舱移动生物检测实验室、移动医院等应急救援“一揽子”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也出现在展览现场。

同样引发高度关注的还有航天科工完备的商业航天体系,“星”“箭”“云”齐聚珠海。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已成功完成10次发射任务,不断刷新同一型运载火箭在同一发射场发射间隔最短记录。天基物联网行云工程在集装箱监管、地灾监测、气象观测、农情监测、海洋环境等重点行业开展了试点示范应用,计划于2022年前后完成小星座构建,正式开展卫星运营和市场应用拓展。航天星云·天基网络地面服务平台汇聚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等各类天基资源,提供“卫星管家”“航天精度”“航天监测”“全球一点通”“低空畅行”五大线上服务产品。

本届航展中国航天科工还首次推出线上展厅,充分运用3d展示、ar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云端展览,以便国内外客户和广大观众进行线上参观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展示效果。同时,在传统展示形式的基础上增加仿真展示、互动操作、vr体验等全新展示方式和观众互动环节,全面提升展示效果和观众体验。(摄/于倩 于烈)

]]>
航天科技集团170余项高新科技成果亮相珠海航展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658/content.html 2021-9-29 15:54:1 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在广东省珠海市隆重开幕。本届航展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我国航天科技工业主导力量,一如既往积极参展,携170余项航天科技成果亮相,为广大观众带来更多“高、精、尖”航天高科技展品,向世界展示中国航天科技和国防装备建设取得的新成就。

在本届航展上,航天科技集团结合近期航天工程任务热点和后续发展计划遴选展品,并通过实物、模型、沙盘、多媒体演示等多种形式呈现。展品分布在宇航、防务、航天技术应用三大展区,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航天科技集团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生动实践。

宇航展区“明星云集”,参与我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北斗导航等国家重大工程任务的“主角”集体亮相。

面向我国未来载人月球探测等任务需求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实力出镜,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模型闪亮登场,以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演示系统、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为代表的一批“明星展品”首次与观众见面,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现场展出,我国首创的数字月球平台系统现场模拟月球探测任务。

本届航展上,即将迎来第400次发射的“长征火箭家族”震撼亮相,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9型运载火箭模型齐出场。此外,面向商业航天市场的捷龙系列固体运载火箭模型,通信、导航、高分及遥感卫星模型,计划今年发射的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模型也一同展出。

彰显航天科技“硬实力”,航天科技集团在防务展区展出一批新型、家族化的军贸产品。其中,m20a/b地地导弹武器系统作为集团公司最先进的军贸产品首次公开亮相;防空领域的“变形金刚”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也首次参展,展示了应对各类空中威胁的拦截能力;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卫士”火箭武器系统曾取得了骄人战绩,已成功出口到数个友好国家。

在本次航展中,航天科技集团在地地打击武器系统、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空地武器系统、无人机4个子展区“各显所长”,在室内、室外展出导弹发射车、彩虹无人机等大型实物及模型,体现航天科技集团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整体优势。

在航天技术应用展区,立足航天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航天科技集团重点展示了在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新材料、智慧产业等五大领域为服务国民经济建设所作的贡献。

航天科技集团展示了一批有代表性的航天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案例,包括氢能利用产品及服务,节能环保领域一体化综合处理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机器人、特种装备、智能制造等相关领域的航天高技术转化成果,高性能膜材料、航天航空高端紧固件及精密结构件产品等。展区通过展品与实景应用相结合的方式,体现航天高科技帮助破解行业“卡脖子”技术瓶颈的自主创新能力,让老百姓切身体会到航天科技服务美好生活。

为响应观众需求,航天科技集团在本届珠海航展新增云上展厅,让广大观众不受时间、地点约束尽情参观。

航展期间,集团公司将举行一系列项目签约活动,进一步深入国际化、产业化沟通交流。(胡蓝月)

]]>
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651/content.html 2021-9-28 17:38:14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651/pic_6812651.jpg

9月28日上午,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国务委员王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原司令员马晓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司令员王秀斌、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国家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徐占斌等出席开幕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常丁求,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组委会主任马兴瑞,珠海市委书记郭永航分别致辞。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林克庆主持开幕式。

常丁求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及15家主办单位,对本届航展的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回望昨天,人民空军党缔造。站在今天,人民空军历史性地跨入战略空军门槛。今天的空军,巡航东海、战巡南海、前出西太、绕岛巡航、抗疫救灾,已经成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重要力量支撑。本届航展,空军派出“八一”“红鹰”飞行表演队,以及歼-20、空警-500、无侦-7、红-9b、610雷达等装备参展,展示人民空军建设成就和崭新形象。展望明天,新时代吹响了人民空军新征程的号角。中国空军将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向世界一流同行学习,向世界一流空军奋飞,空军官兵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坚决捍卫祖国统一,有效应对危机挑战,为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作出更大贡献。

马兴瑞代表广东省委、省政府和航展组委会,对出席开幕式的各位领导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对建设航空强国、航天强国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专门向第十二届中国航展致贺信。目前,中国航展已成为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主流科技、展示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的国际盛会。本届航展首次创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陆、海、空、天、电”全领域覆盖,将为加强航空航天技术和装备领域国际合作带来新机遇。当前,广东正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加快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广东将以办好本届航展为新契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加快发展壮大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集群,努力为建设航空强国、航天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郭永航表示,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及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航展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价值、中国精神。多年来,珠海经济特区伴随航展共同成长,航天精神激励我们奋勇前行。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致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贺信精神,对标国际最高最优标准,进一步擦亮中国航展金字招牌,为促进世界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推动珠海经济特区与中国航展同发展、共成长。

许其亮、王勇、马晓天、王秀斌、常丁求、马兴瑞、吕尔学、吴艳华、徐占斌和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总经理罗荣怀、中国商飞公司总经理赵越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总经理徐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总经理刘石泉、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总经理李方勇、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总经理刘大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龚艳德、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副总经理靳宏荣、中国贸促会中展集团总裁贺彩龙等一起,共同推动启动杆,第十三届中国航展正式开幕。

开幕式后,领导和嘉宾观看了飞行表演,参观了航展展馆。

本届航展由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东省人民政府、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本届航展共有线上线下近40个国家和地区近700家企业的数千件展品参展,室内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展馆数量从上届的8个增加至11个;室外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地面装备动态演示区12万平方米,参展飞机107架;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高、精、尖、新”产品、技术和服务将全球首发、中国首展;民航产业、军民两用技术、航空制造配套、mro、无人系统和海事防务等主题展区集体亮相,“陆、海、空、天、电”展品全领域覆盖。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军方各级领导、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航展各主办单位、支持单位负责同志,外国军政代表团嘉宾,各参展国驻华使节,国内外参展商代表,广东省、珠海市有关领导同志。

中国航展组委会宣布: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将于2022年11月8日至13日在珠海举办。

]]>
“携手构建防务安全共同体”主题交流活动在珠海举办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598/content.html 2021-9-29 10:42:34 9月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期间,国防科工局在广东省珠海市举办“携手构建防务安全共同体”国际交流活动。活动旨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中国国防科技工业的系统化能力,深入推进国际合作,携手构建防务安全共同体、应对新风险和新挑战,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维护世界安全稳定的使命担当。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徐占斌出席活动并致欢迎词。

徐占斌表示,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证明,我们生活在一个地球村,各国休戚相关、命运与共。国际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联手应对挑战、实现共同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换,中国军工都将坚定实行更为开放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合作能力,提供更为先进完善的防务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扩展合作领域,努力推进在安全、发展、繁荣、进步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推动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合作伙伴社会与经济发展,促进伙伴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

政府与军队有关部门,有关公司代表以及40多个国家驻华大使和武官参加交流活动。

]]>
一批先进成果首发、首展: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珠海开幕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574/content.html 2021-9-28 14:45:41 新华社珠海9月28日电(记者胡喆、魏蒙)ag600飞机完成飞行投水功能演示首秀,翼龙-2无人机划过天际,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实力出镜,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重型运载火箭等10型运载火箭模型齐上阵……

28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中国航展)在珠海正式开幕,高精尖展品荟萃一堂,飞行表演地面演示精彩纷呈。本届航展迎来线上线下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家企业参展,展馆数量从上届的8个增加至11个,室内展览面积达10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36万平方米,参展飞机超百架。

自1996年创办以来,集贸易性、专业性、观赏性为一体的中国航展已经成为航空航天及国防领域的高水平国际盛会。本届航展,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新成果将进行“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大展20宏图、添彩和平天空”为主题,通过馆内静展、室外静展和飞行展示等多种方式,将近140项自主研制的航空装备及技术项目全景式、体系化地进行呈现,其中近40%为首次参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结合近期航天工程任务热点和后续发展计划,遴选出约170余项航天科技成果,通过实物、模型、沙盘、多媒体演示等形式与公众见面,展品分布在宇航、防务、航天技术应用三大展区中,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航天科技集团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生动实践。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携全域攻防装备七大体系、113项装备展品重磅亮相,全面展示中国航天科工在加快装备现代化建设和航天强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成果。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携全尺寸带短舱的cj1000a发动机、“太行”发动机发展型等明星产品亮相,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推出新产品及成体系成建制的系统和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

经国务院批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于2021年9月28日至10月3日在广东珠海国际航展中心举行。本届航展,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加入主办单位阵容,数量扩展到15家。

]]>
智启未来 合作共赢 2021珠海论坛成功举办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542/content.html 2021-9-27 14:2:44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542/pic_6812542.jpg

9月27日,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21珠海论坛主论坛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论坛以“智启未来 合作共赢”为主题,立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邀请政府官员、学界专家、国际组织代表、国内外企业代表等共聚一堂,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赋能未来产业和行业发展,助力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进一步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强化国内对接支撑,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与方案。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克庆致欢迎辞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作主旨报告

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徐占斌作主旨报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作主旨报告

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吕尔学作主旨报告

广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克庆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国防科工局副局长徐占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吕尔学分别作主旨报告。

徐占斌在报告中强调,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作为中国政府负责国防科技工业的管理部门,面对大变局,要以史明智、智启未来、聚智共赢,聚焦“新思维、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以科技赋能,以创新引领,以合作同进,加快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吴艳华在报告中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世界航天科技创新空前活跃,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正在向更深更远的广袤宇宙迈进。中国航天始终秉持“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原则,以“和合”理念,以构建人类外空命运共同体为引领,砥砺创新、开拓进取,为保护地球家园、拓展人类认知疆域、赓续人类文明作出中国贡献。隆国强指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进期,经济产业要大力开展创新,推动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吕尔学简要总结过去五年通用航空发展成绩,透视当前通航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入探讨如何赋能我国通用航空高质量发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石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罗荣怀、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方勇等国内航空航天企业代表,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驻华总代表苏霍夫、法国泰雷兹集团北亚区副总裁兼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贝杰鸿、美国通用电气航空集团中国航空项目总经理张志伟等国外企业代表,分别围绕开放创新、合作共赢、新发展格局、数智化转型、碳达峰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等科技、经济、产业发展话题发言。欧洲空间局局长约瑟夫·阿苏巴赫以视频形式发言,展望欧空局未来发展和合作前景。

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论坛专程邀请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施雷,围绕“智启未来,共绘湾区合作新蓝图”“为建设粤澳深度合作区开启航空航天产业加力引擎”等建言献策。

珠海论坛是国防科工局、国家航天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02年创办的中国国际航空航天高峰论坛基础上,携手打造的全新升级版论坛。论坛立足“大变局、大视野、大战略、大智慧”,聚焦“新思维、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秉持“共融、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搭建平台、权威发布,多方献策、多方建言,全力打造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的特色论坛。

2021珠海论坛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珠海航展有限公司承办,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特别支持,北京军工宏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执行。来自政府有关部门、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所、高校、配套企业等单位以及注册参会的各界人士等500余位代表参加论坛。

2021珠海论坛于9月26日开幕,为期3天,包括一个主论坛和两个分论坛。其中,由国家航天局主办的航天分论坛9月26-27日与主论坛同址举办,包含中国航天文化艺术论坛、卫星应用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成果发布会、国际月球科研站闭门研讨会等精彩板块。航天分论坛致力于宣介中国航天“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包容发展”的理念,展示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的重要进展成果,研究推动航天科技推广和应用,着力打造开放合作的国际交流平台,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人类外空命运共同体,同时促进航天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跨界合作、深度融合,构建与航天科技硬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由国防科工局主办的“携手共建防务安全共同体”军工国际交流活动将于9月28日举行。

]]>
中国电科将携500余项前沿产品亮相珠海航展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工作动态>工作要闻 http://www.chinatax.gov.cn/n112/n117/c6812540/content.html 2021-9-27 8:33:51 近日,“中国航展万里行航展观察团”走进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电科”)。作为本届航展的参展单位之一,中国电科将展示500项前沿产品、近50部大型实装,近百项产品首次对外公开展示。

“这是中国电科展品最大规模的一次对外亮相。”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展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电科技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田耀斌表示,本届航展中国电科的室内展区4000余平方米,室外展区20000余平方米。

据田耀斌介绍,在室内展区,中国电科打造了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四大专业展区。其中,在网信体系展区,将展示联合情报处理系统、联合作战指挥控制系统、防空反导系统、车载无人机集群作战系统等军用网信体系,以及数字交通、智慧城市等民用网信体系方案。

在电子装备展区,中国电科将展示系列高机动、多功能、防空反导、反隐身等预警探测全谱系先进装备,同时也会展示民航、气象、安防等民品领域的领先技术和产品。

在产业基础展区,中国电科将展示集成电路、核心电子元器件、特色电子功能材料、高端电子制造装备、测试仪器等,体现其解决“卡脖子”问题的能力。

在网络安全展区,中国电科将展示密码能力、网络安全监管、网络安全防护、网络安全服务及能力建设等综合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解决方案输出能力。

在室外展区,中国电科将展示大型先进雷达、长航时无人机、应急通信指挥系统等10余款装备。

面对无人化、智能化未来新趋势,田耀斌表示,作为军工电子主力军,中国电科将持续提升电子信息、信息通信体系化能力,加快网络信息体系建设,加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

“突破先进材料、高端芯片、核心元器件等领域,加快建设无人智能、第三代半导体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田耀斌说。(记者 夏燕、官文清,实习生 陈晖,通讯员 刘锦蓉)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