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航空航天国际博览会-和记娱乐怎么样

一件来自月亮的快递
来源: 中国的航天     时间:2022-11-11

  2022年11月8日

  第14届珠海航展如期而至

  歼-20、运-20、c919等

  各式大型飞行器惊艳亮相

  其质量往往达到数十吨、甚至上百吨

  (珠海航展航拍,摄影师@盘家灿)

  与此同时

  正在现场展出的

  还有一件“不起眼”的展品

  它的质量仅仅只有49毫克

  但价值却完全无法估量

  因为它是

  由我们的嫦娥五号飞越76万公里

  从月亮带回的一件“快递”

  它就是

  月壤

  (珠海航展国家航天局展区正在展出的月壤样品,摄影师@盘家灿,标注@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

  就在2年前

  历经23天的远征

  嫦娥五号载着1731克月球样品

  重返地球

  是的

  1731克

  相当于10个苹果的重量

  但迄今为止再没有什么比这

  更艰难、更复杂、更光辉的

  “快递”使命了

  (长征五号火箭搭载嫦娥五号探测器发射升空,形成一道光束直冲云霄,摄影师@郭煜坤)

  ▼

  要知道40年前

  美国曾向我们赠送月球样品

  其重量仅为1克

  中国科学家需要研究样品

  却只能分得其中的0.5克

  今天

  1731克样品

  已经陆续分配给

  国内67家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

  帮助中国科学家打开全新的星际探索旅程

  (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月球样品001号,样品重量为100克,摄影师@张本志)

  ▼

  而在这背后

  实则是一场穿越星际的

  伟大接力

  01

  跨越76万公里的接力

  2020年12月17日

  内蒙古四子王旗

  荒无人烟的戈壁上

  只有料峭的寒风久久回荡

  直到一声巨响划破夜空

  一个钟状的金属容器

  搭乘着巨大的降落伞

  回到地表

  它浑身黢黑、伤痕累累

  仿佛一名出征归来的英雄

  被迅速赶来的人们热情包围

  (嫦娥五号返回器返回现场)

  ▼

  为了避免“着凉”

  人们甚至还为它贴了

  满满一身暖宝宝

  (最高端的设备,往往只需要最朴素的保暖方式。当时内蒙古夜间温度达到零下三十度,工作人员担心返回器内剩余推进剂冻住后不好排出,便为它贴满暖宝宝用于暂时保暖,摄影师@李淑姮)

  ▼

  它成功带回了中国人自行获取的

  1731克月壤

  但和它一同出征的“战友们”

  却再也没有机会回到地球家乡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空运场景,摄影师@崔建平)

  ▼

  其中就包括

  负责月表采样的着陆器

  完成样品交接的上升器

  负责往返运输的轨道器

  它们和护送月壤回到地表的返回器

  一起组成了嫦娥五号

  共同接力完成了在地、月之间

  往返飞越76万公里的距离

  (嫦娥五号结构示意,制图@李炎&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作为当前中国结构最复杂

  体型最大的月球探测器

  它高7.2米、重8.2吨

  相当于近7辆小轿车的重量

  而想要把这样一个庞然大物送入轨道

  必须使用中国最强大的火箭

  于是

  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

  在巨大的轰鸣中腾空而起

  一场太空接力正式开启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拖着明亮的尾焰划破夜空,摄影师@陈肖&肖海林)

  ▼

  36分钟后

  在距离地表300公里的高空

  “长五”和“嫦五”就此挥别

  (嫦娥五号与长征五号分离示意,视频来源@纪录片《我们的征途》)

  ▼

  而嫦娥五号将继续它的旅途

  经过5天昼夜不停的飞行

  长途跋涉38万公里

  最终抵达月球上空

  成为一颗绕月飞行的卫星

  随后

  这支远征队兵分两路

  其中一路是

  月表采样队

  由着陆器和上升器组成

  它们在2次减速降轨后

  下降到距离月表15公里的上空

  紧接着

  29台发动机

  有序启动、调整姿态、减速下降

  7台着陆敏感器

  实时拍摄、计算分析、避开障碍

  能否成功着陆

  胜败在此一举

  (嫦娥五号着陆过程场景示意,制图@李炎&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终于

  14分钟后

  着陆器成功落月!

  尽管此时

  它的周围一片沉寂

  但38万公里外的地球上

  人们早已欢呼雀跃、激动不已

  (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降落内蒙古四子王旗时,指挥大厅内众人鼓掌的画面,非嫦娥五号着陆月球时画面,此处仅作示意,摄影师@张高翔)

  ▼

  然而

  着陆器的使命并未结束

  经过短暂的检测和休整后

  它便立刻挥舞着钻头和铲子

  双管齐下

  先用钻头深入月面之下钻取深层样品

  再用铲子在月面之上铲取表面样品

  经过19个小时的取样

  珍贵的月壤便被尽数封装于样品容器中

  (嫦娥五号着陆器采样示意,制图@李炎&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而在这之后

  它将把任务交给下一位队员

  上升器

  自己则永远留在了月表之上

  继续进行科学探测

  这枚上升器

  将带着月球样品离开月表

  但此刻它却并未立即起飞

  而是在静静等待

  直到十多个小时后

  由轨道器和返回器组成的

  太空运输队

  经过它的上方

  上升器立即点火、一飞冲天

  (嫦娥五号上升器月面起飞示意,制图@王申雯&李炎/星球研究所)

  ▼

  它们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一追一赶

  距离也从50公里变成100米

  50米

  10米

  5米

  0.5米

  就在彼此靠近的一刻

  后方的“太空运输队”

  张开“手臂”牢牢抓住上升器

  并将样品揽入自己的“怀抱”

  (嫦娥五号交会对接示意,素材来源@国家航天局,标注@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随后

  这支太空运输队

  将带着月壤再次飞越38万公里

  回到地球家园

  而完成使命的上升器

  则将目送它们的背影

  坠毁月球、销声匿迹

  但它们来不及悲伤

  5天后

  太空运输队来到

  距离地表5000公里的高空

  轨道器的使命也随之结束

  整个任务的最后一棒

  将交由返回器独自完成

  (嫦娥五号轨道器与返回器分离示意,视频来源@纪录片《飞向月球》第二季)

  ▼

  可是

  当返回器到达

  距地表120公里的大气层边缘时

  飞行速度高达10.6km/s

  如果直接一头扎进大气层

  将产生超过2000℃的高温

  极易损坏结构、功亏一篑

  因此

  在科学家的设计下

  这枚返回器

  通过一种“打水漂”的方式

  两次进入大气层

  从而将速度降低到可控范围

  (嫦娥五号返回器再入返回示意,制图@王申雯&李炎/星球研究所)

  ▼

  最后

  文章开头的一幕上演

  历时23天、飞越76万公里

  这支月球远征队

  在全世界面前上演了一场

  中国航天史上最精彩的星际接力

  (请横屏观看,嫦娥五号11个飞行阶段示意,制图@王申雯&李炎/星球研究所)

  ▼

  但这次成功并非偶然

  因为从更广阔的维度上看

  这场星际接力

  已经持续了17年之久

  02

  穿越17年的接力

  时间回到2003年

  当第一位中国航天员杨利伟

  在全国人民的关注下

  成功进入太空时

  中国的月球探测

  仍处在近10年的漫长论证中

  尚未迈出第一步

  直到2004年

  “嫦娥工程”终于问世

  (嫦娥五号探测器与长征五号火箭组装现场,画面中央的中国探月标志意为"月亮之上",以中国书法的笔触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上,象征着月球探索工程的终极梦想,摄影师@史啸)

  ▼

  然而彼时的世界

  在经历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太空竞赛后

  奔向月球的探测器已超过100颗

  美国更是早在1969年

  便实现了首次载人登月

  (人类探月形势汇总,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反观当时的中国

  我们没有足够强大的火箭

  最远的卫星

  距离地表约3.6万公里

  仅仅只有地月平均距离的1/10

  (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当时已多次成功将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高度约为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被誉为“金牌火箭”,但从未发射过月球探测卫星,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

  我们没有完善的测控网络

  若无法精准控制卫星飞行

  便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远望三号测量船,当时我国建成了以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为中枢,以10多个固定站台、活动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为骨干的航天测控网,但主要用于各类地球卫星及载人航天的测控,大部分距地面4.2万公里以下,而月球卫星距地面最远可达44万公里,是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地面距离的10倍以上,图片来源@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

  ▼

  我们甚至还没有

  专门设计的月球探测器

  一切几乎从零起步的中国

  要如何才能飞跃地月之间的

  38万公里呢?

  ①

  飞!飞越!

  没有足够强大的火箭

  科学家们便设计了一条

  独特的探月轨道

  即

  先用火箭将卫星送至较低轨道

  再找准时机让卫星多次加速

  便能像“甩链球”一样

  让卫星逃离地球引力

  向月球飞去

  等到被月球引力捕获后

  再利用发动机减速下降

  直至到达预定轨道

  (嫦娥一号轨道示意,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

  没有完善的测控网络

  我们便引入原本用于天文观测的

  射电望远镜系统

  联合实现38万公里外的月球测控

  (北京密云50m口径射电望远镜与流星同框,此望远镜是为了完成绕月探测任务新建,是当时国内口径最大的天线系统,摄影师@孙业林)

  ▼

  没有专门的月球探测器

  我们就在地球卫星东方红三号的基础上

  改造出嫦娥一号

  让它不仅能在

  超低温、高辐射的太空环境中

  完成长途飞行

  还能利用一众科学探测仪器

  对月球进行观测

  (嫦娥一号全月球影像图,分辨率为120米,是当时世界上已公布的最为清晰、完整的全月图,摄影师@嫦娥一号,制图@陈志浩&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就这样

  经过3年多的筹备

  2007年11月5日

  嫦娥一号从地球出发12天后

  不负众望地成功抵达月球

  成为中国第一颗绕月卫星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摄影师@崔建平)

  ▼

  自此

  嫦娥时代正式开启

  但这还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还要实现

  月表着陆

  ②

  落!降落!

  这是世界上精度最高的

  全月球影像图

  它精细到最小7米的构造

  依然清晰可见

  (7m与120m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局部对比,摄影师@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制图@王申雯&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

  它由746幅月球照片拼接合成

  而拍摄这些照片的

  就是我们的嫦娥二号

  与嫦娥一号的“甩链球”不同

  得益于火箭运力的提升

  和更加精准的轨道设计

  嫦娥二号能如同“掷标枪”一般

  从地球直接飞往月球

  (嫦娥二号与一号轨道对比示意,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

  但拍摄全月图

  却并非它最重要的使命

  在抵达月球后

  嫦娥二号还将继续刹车减速

  直至月表上空15公里的高度

  如此接近月球

  为的是尽一切可能

  将一片名为“虹湾”的地方

  尽收眼底

  因为这里就是

  嫦娥三号预定着陆的区域

  (嫦娥三号着陆区域示意,其着陆点位于月球虹湾地区。2015年10月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在其网站上公布,批准将嫦娥三号探测器着陆点周边区域命名为“广寒宫”,附近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太微”、“天市”,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探路完成的嫦娥二号

  头也不回地飞离月球

  但它传回的信息

  让真正肩负降落使命的嫦娥三号

  顺利踏上了征途

  与一号、二号这些“前辈”相比

  它已经不再是一颗卫星

  而是由着陆器和月球车

  组成的登月机器人

  (嫦娥三号结构示意,制图@李炎&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它的飞行轨道也更加高效

  仅用2次刹车

  便可以到达虹湾上空

  等待着陆月表

  (嫦娥三号与二号轨道对比示意,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

  2013年12月14日20时59分52秒

  来自地球的着陆指令一经下达

  正在绕月飞行的嫦娥三号

  便启动身体下方的发动机

  开始减速下降

  距离月表3公里

  侧翼发动机启动

  快速完成姿态调整

  距离月表2.4公里

  全身的敏感器工作

  一边下降、一边判断月表形态

  躲避大型障碍物

  距离月表100米

  发动机反推抵消重力

  令探测器悬停16秒

  而就在这短暂的16秒里

  探测器必须精确检测障碍物

  寻找出平坦的着陆点

  随后继续减速下降并躲避障碍物

  直到距离月表3米

  探测器关闭发动机

  自由落体

  4条可伸缩的着陆腿

  稳稳落在月球表面

  这一刻

  中国成为了

  世界上第三个

  自主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国家

  (嫦娥三号着陆月面过程示意,制图@刘志鹏&李炎/星球研究所)

  ▼

  而除了着陆以外

  嫦娥三号还将“玉兔”

  “带回”了月球

  这是一辆能在月表巡视的月球车

  尽管它在前进了100多米后

  就因复杂的月面环境影响

  无法再继续移动

  但它却依然顽强地

  在月表上工作了972天

  远超预期服役的3个月

  (嫦娥三号探测器释放的月球车“玉兔号”,摄影师@嫦娥三号着陆器)

  ▼

  最终

  在2016年7月的最后一个夜晚

  超额完成任务的玉兔号

  停止了工作

  这只“看过最多星星的兔子”

  和人类做了最后的道别

  随即进入了无尽的沉睡

  (“月球车玉兔”的微博永远停在了2016年7月31日,但直到6年后的今天,却仍有很多网友每天在这条微博下留言,底图来源@pockn,制图@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不过

  探索的脚步并未停止

  第二只兔子即将出发

  继续完成未尽的梦想

  ③

  进!前进!

  接过使命的

  便是玉兔二号

  截至2022年7月5日

  它已在月球上行进了

  1239.88米

  更重要的是

  它与搭载它的嫦娥四号

  不仅弥补了玉兔号的遗憾

  还实现了人类历史上

  首次月球背面探测

  (月球探测器着陆点分布,制图@陈志浩&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为何月背探测如此艰难?

  这是因为在“潮汐锁定”的作用下

  月球自转和公转周期一致

  只有“正面”能朝向地球

  这意味着

  地球上的人们

  永远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

  也无法与背面的探测器进行通信

  (潮汐锁定示意,两个天体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导致天体的旋转速度变慢,一个天体总是同一面朝向另一天体的情况,制图@郑伯容&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

  中国的科学家们

  在地球和月背之间

  架起了一座星际桥梁

  鹊桥号中继卫星登场

  它运行在一个特殊的轨道上

  不仅能同时连接月背和地球

  所需的能耗也极少

  (鹊桥号中继卫星原理示意,制图@刘志鹏&李炎/星球研究所)

  ▼

  在它的加持下

  2019年1月3日

  嫦娥四号顺利着陆

  将人类的足迹扩展到了

  遥远神秘的月球背面

  而不到两年后

  嫦娥五号的往返成功

  标志着中国探月五战五捷

  “绕月、落月、返回”

  均已完成

  一场持续17年的漫长接力

  落下帷幕

  但这

  就是故事的全部了吗?

  03

  “看不见”的接力

  时间回到2017年7月2号

  海南文昌的淇水湾海滩上

  汇聚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

  所有人都在等待

  等待着夜幕降临后的一场火箭发射

  19时23分23秒

  长征五号遥二火箭

  成功点火、腾空而起

  但仅仅346秒后

  火箭却突然偏离航线、失去控制

  随后一头坠入太平洋中

  星箭俱毁

  (2017年7月2日,人群观看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发射,摄影师@陈肖&肖海林)

  ▼


  首发成功的长征五号

  在第二次发射时遭遇失利

  这让一路前进的嫦娥工程

  也突然按下了暂停键

  原本打算在同年11月出征的嫦娥五号

  只能等待“胖五”再次准备就绪

  而这一等就是三年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任务发射前的长征五号,由于尺寸硕大,人送外号“胖五”,摄影师@陈肖&肖海林)

  ▼

  但这就是航天

  它从来都是一项系统工程

  “嫦娥奔月”也不例外

  而在这背后

  我们不仅需要一套

  运载火箭系统

  还需要

  组装、测试、发射火箭的

  发射场系统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中长征五号火箭垂直转运画面,摄影师@宿东)

  ▼

  研发、制作、调试

  探测器平台和科学仪器、设备的

  月球探测器系统

  时刻测量、控制探测器

  并及时处理数据信息的

  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

  共计五大系统的轮番接力

  (请横屏观看,嫦娥五号测控系统分布,制图@陈志浩&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而在这项系统工程的背后

  我们更需要

  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

  回想2004年

  嫦娥工程立项之时

  64岁的总指挥栾恩杰

  69岁的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

  75岁的总设计师孙家栋

  共同扛起了

  嫦娥一号的使命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绕月后,欧阳自远与孙家栋相拥而泣,旁边两位白发老人分别是栾恩杰和时任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龙乐豪,素材来源@纪录片《我们的征途》)

  ▼

  而那一年

  毕业10年的张熇[hè]

  刚刚投身嫦娥三号的初期研究

  一名叫做周承钰的贵州女孩

  还不满10岁

  后来

  嫦娥四号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

  作为任务执行总监的张熇

  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一年她49岁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落月后,74岁的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兼总指挥叶培建院士(左一)与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左二),两代“嫦娥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摄影师@新华社记者金立旺)

  ▼

  再后来

  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作为文昌发射场第一位女指挥员

  贵州女孩周承钰

  不过刚刚24岁

  (2020年11月,周承钰参加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她年纪虽小,却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大姐”,摄影师@都鑫鑫)

  ▼

  而在嫦娥五号归来时

  寒夜中等待的还有一位老人

  那是已届80岁高龄的栾恩杰

  他曾亲自将嫦娥送上征途

  时隔13年

  他又亲自接嫦娥“回家”

  (2020年12月,80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坚持前往内蒙古四子王旗接嫦娥五号回家,摄影师@万珂)

  ▼

  今天

  当我们仰望月亮

  也许并无法看见

  嫦娥一号撞月的残骸

  玉兔一号最后的足迹

  也无法看到

  玉兔二号仍在工作的身影

  (2022年11月8日,人们在上海临港欣赏月全食,图中为月全食的初亏阶段,摄影师@李俊杰)

  ▼

  但我们知道

  正是这场伟大的接力

  让我们仰望了千年的月亮上

  从此有了广寒宫

  从此有了嫦娥石

  也让我们千百年来的疑问

  从此有了回答

  (北京万春亭与月食同框,摄影师@张乔,标注@王申雯/星球研究所)

  ▼

  而未来

  这场接力仍将继续下去

  我们的嫦娥六号、七号、八号……

  将会接过这份使命再次出征

  直至实现载人登月

  直至建起月球科研站

  直至让月球真正成为

  人类深空探测甚至星际航行的

  第一站

  最终

  我们将一点一点抵达

  抵达月球

  抵达火星

  抵达小行星

  抵达木星

  抵达太阳系边际

  直至到达更深、更远

  无限深、无限远的

  宇宙

  (嫦娥工程时间线图,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


主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甲8号 邮编:100048
承办单位: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 信息报送邮箱:webmaster@sastind.gov.cn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和记娱乐app官网登录的版权所有 
网站地图